黎平縣:內引外輸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劉輝 國以才立,業以才興。 黎平縣貫徹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位置,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搭建各種平台、創建多種載體、拓寬多個渠道。…
安順市舉行首屆“金瀑論壇”名校(園)長交流活動 本報訊 (記者 楊曦)9月11日,由安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主辦的安順市2020年“金瀑論壇”名校(園)長交流活動在安順市一中舉行。 本次活動以“新時代校長的情懷與使命”為主題,特邀青島市58中黨委書記、普定縣一中校長藺延良,北京師范大學貴陽附屬小學校長王羽,六盤水市第四實驗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貴州省名園長工作室主持人晏梅等名校(園)長作專題講座,就新時代下應如何做好一名校長,應該有怎樣的情懷進行觀點闡述。…
開陽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了流動少年宮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高偉 通訊員 張萌 攝影報道 ◥ “希望工程·陪伴計劃”美術學習現場。 8月3日至10月底,共青團開陽縣委聯合貴陽市少年宮在開陽縣蔣家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展流動少年宮活動,免費為青少年進行課外藝術培訓,培訓結束后由共青團貴陽市委和市少年宮組織展示成果。…
疫情之下的高等教育變革學術論壇在京舉辦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孫競)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疫情之下的高等教育變革學術論壇暨雲上高博會啟幕發布會”今天在北京舉辦。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以《面向未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新思考》為題作大會主旨報告時指出,面向未來,要從時代變革中洞察高等教育的深刻變化: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從原來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基礎支撐作用向支撐引領並重發展,體量規模從大眾化階段邁向普及化階段,結構類型從相對單一結構向多元多樣化辦學結構轉變,教學模式在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方面實現深度融合,正在形成富有活力和特色的高等教育中國模式。…
貴陽市南明區:27名貧困大學生獲資助 本報訊 9月11日,南明區紅十字會聯合各鄉(街道)、南明區六和志願服務中心開展以“凝聚愛心·點燃希望·博愛助學”為主題的2020貧困大學生助學金發放活動。 當天,南明區向27名貧困學生發放助學金5.4萬元。…
清鎮市多方發力促高校畢業生就業 本報訊 (通訊員 劉培)今年以來,清鎮市多方發力,拿出最多崗位、採取最有效舉措、匯集最大合力,切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 該市通過舉辦專場招聘會,搭建求職橋梁,讓高校畢業生有更多選擇機會﹔圍繞引進企業拓展就業崗位、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就業空間、擴大企業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增加公務員招考中面向應屆高校畢業生職位數量、加大事業單位對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力度、擴大“三支一扶”崗位招募人數、擴大“西部計劃志願者”崗位招募人數、擴大基層教師招聘規模、擴大醫療衛生機構招聘規模等9個方面,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合力保障就業﹔對吸納應往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企業,發放社保補貼,鼓勵企業吸納就業,並對靈活就業高校畢業生給予個人社保補貼﹔開發優先安置高校畢業生的公益性崗位,應屆畢業生可憑借畢業証書等証明材料直接上崗5個月,暫緩就業難的困境。…
促進黨建和教育教學雙豐收 ■ 羅鬆華 王秀剛 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証。我國正處在百年建黨之際,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期,高等職業院校黨組織如何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高職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余慶:“知行學堂”筑平台理論學習不鬆勁 ■ 通訊員 簡墾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安通 基 層 黨 建 9月3日晚,伴著習習涼風,余慶縣構皮灘鎮太平社區主任莫茂志與年輕黨員周震鑫正一邊聊著天,一邊朝著鎮政府“知行學堂”走去,准備前去學習由遵義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關於推動全市農村基層黨建“三個一”行動的實施意見》。 學堂上,該鎮黨委書記劉芳逐字逐句與黨員干部們展開了學習,之后又和大家探討起“最近辣椒採收村裡應該注意些什麼”的話題,直至深夜大家才緩緩離開。…
讓每個山裡娃成為最好的自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恩宇 謝朝政 吳傳娟 馮相清 “你笑起來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樣,把所有的煩惱所有的憂愁統統都吹散……”9月8日,在納雍天河實驗學校的操場上,一場別樣的課間活動正在進行,跟隨歡快的音樂,學生舞動雙手,一張張稚嫩的笑臉燦爛如花。 4年級(1)班班長李雪就是其中笑得最燦爛的孩子。…
重構高校人才評價體系,教育部出實招 “三評”改革典型案例④ 長期以來,“數論文”“比獎項”“擺帽子”的現象為科研人員所詬病,而這一不良現象,在高層次人才評價中也屢見不鮮。 2018年6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分別對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以下簡稱“三評”)改革提出相應要求。…
環保開學季,從包好書皮開始(說道)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5日 第 14 版) 一些學校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用舊布、報紙等做書皮,還引導孩子選擇可重復使用的塑料書皮,減少對環境的壓力 教科書、作業本,都要包上書皮﹔除了要在書本上包一層紙書皮,外面還要再包一層透明塑料書皮——又到開學季,一些學校在准備相關工作時,對包書皮的材質、規格等提出了要求。 包書皮由來已久,意在保持書本的干淨、整潔,出發點是好的,但要是完全要求統一,就需要推敲了。…
去年近四十萬殘疾學生在普校學習(鏈接)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5日 第 13 版) 殘疾人享有平等受教育權。從2012年到2019年,在普通學校就讀的殘疾學生由19.98萬人增加到39.43萬人,增長97.3%。…
我國普通話普及率超過80%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5日 第 12 版) 本報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吳月)14日,以“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開幕。記者從開幕式上獲悉:目前,全國范圍內普通話普及率為80.72%,“三區三州”普通話普及率為61.56%。…
關嶺自治縣發放“防貧保險”助學金70.3萬元 本報訊 (記者 張賽)9月9日,關嶺自治縣在同康社區舉行“防貧保險”助學金兌現發放儀式,為考上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校的貧困家庭學生和邊緣戶家庭學生發放“防貧保險”助學金,共為第一批229名學生兌現資助金70.3萬元。 今年3月,關嶺自治縣退出貧困縣,為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關嶺出台鞏固提升脫貧攻堅工作方案,將商業保險作為鞏固提升的舉措之一。…
六枝特區開展2020年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訓練 本報訊 (通訊員 龍興艷)近日,六枝特區組織經過前期體格檢查、政治考核“雙合格”的176名應征青年進行役前教育訓練,讓預定新兵打好思想基礎和體能基礎。 訓練中,除常規基礎訓練外,預定新兵還分為兩個批次,分別前往大用鎮烈士陵園和六枝特區三線建設博物館,緬懷革命先烈,開展《入伍誓詞》宣誓,感受“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三線精神。…
沿河:免費課堂成樂園 文明評選樹新風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施平 “社區志願者為孩子們開設了免費課堂,黎書藍爸爸,您要給孩子報名嗎?” “這個好!這個好!” 8月9日,沿河自治縣團結街道黃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4歲的黎書藍緊拉著爸爸黎正偉的手,望著一群身穿黃馬甲的志願者,還有些怯生。 “以后假期,還有放學后,再不用擔心孩子沒人照看、輔導了。…
4部門聯合部署 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新華社訊 (記者趙文君)記者9月7日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4部門聯合部署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防范學校食品安全風險,加強食育教育,減少餐飲浪費。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做好2020年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工作。…
45名大學生志願者 赴鄉鎮開展基層服務 本報訊 9月11日,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貴安新區基層項目(2020-2021)志願者培訓出征儀式舉行,45名大學生志願者將分別奔赴貴安新區4個鄉鎮,開展1年至3年的基層服務。 出征儀式上,宣讀了《貴安新區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志願者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和《關於表彰貴州省萬名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基層項目2019—2020年度優秀研究生支教團、優秀志願者的決定》,並為獲得表彰的西部計劃志願者代表頒發証書。…
堅守不變的教育初心 如今,已經78歲高齡的貴陽市白雲興農中學校長蒲邦順每天依舊忙碌,為這所傾注了他27年心血的學校繼續奉獻。 “我是農民的兒子,我無法忘記農村那些和我有相同童年的孩子,總在想應該以什麼方式去培養和發現埋沒在農村的人才,為他們做些實事。…
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秋風送爽,金桂飄香,新建成的華中師大一附中貴陽學校今秋正式啟用。學校位於白雲區,由全國百強中學排名第一的華中師大一附中與白雲區合作辦學,此舉對提高白雲區城市品質、推動白雲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貴師大貴安附小 首期家長課堂開課 本報訊 9月9日,貴師大貴安附小第一期“家長課堂”開課。該校五(1)班吳金桐的爸爸吳中立為孩子們上了一堂“水火箭的制作與發射”課,讓孩子們了解了火箭的發展歷史,並親手發射水火箭。…
育人必先興學 強教必先強師 育人必先興學,強教必先強師。長期以來,清鎮市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辦清鎮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發展宗旨,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通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優化教師資源配置、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提高教師待遇等舉措,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廣大教師營造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的良好環境。…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用教育切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賴盈盈 前段時間,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7級“從江班”學生開始頂崗實習,初次就業率達到97.96%,就業起薪3061元,實現了“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目的。 2016年以來,貴州交通職院通過望、聞、觀、切“四診法”精准幫扶和開設“精准扶貧從江班”等方式,全力推動從江縣脫貧攻堅邁入提質升級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