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教師楊明:從杭州到貴州,扎根烏蒙11年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汪瑞梁 翟培聲 9月7日下午,烏江北源,六沖河畔,炊煙裊裊。 懸崖下的山路上,個子瘦高的楊明正走向黔西縣觀音洞鎮熊洞村幼兒園,曾經英俊的面龐早被高原之風吹得黝黑。…
花溪大學城高校師生開展晒“光盤”活動 本報訊 (記者 朱迪)連日來,為弘揚勤儉節約美德,花溪大學城多所高校開展晒“光盤”活動,號召廣大師生從身邊做起,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8月底,貴州師范大學舉辦2020年“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活動——第十五季“光盤行動”,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全校師生共同破除鋪張浪費陋習,樹立勤儉節約的校園新風尚。…
“講台上的每分鐘都值得珍惜”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尚宇杰 譚支樂 9月7日,劉秀祥思政課的主題是“你不勇敢,誰替你堅強”。 每周總有一兩次,劉秀祥會在學校的直錄播室裡開設思政課,每次都會有50余名學生前來聽課。…
貴州師范大學舉辦“帶貨主播”評選賽助力脫貧攻堅 本報訊 (記者 朱迪)近日,為助力脫貧攻堅,彰顯青年人的責任擔當,一場以“助力振興、青春GO”為主題的大學生鞏固脫貧攻堅網絡“帶貨主播”評選大賽在貴州師范大學花溪校區舉行。 比賽分為自我展示和模擬直播兩個環節。…
安順市西秀區彩虹社區啟新學校:讓搬遷群眾子女入學更方便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詩雨 “你看,他們都主動和我打招呼,同學之間也很親密,要在去年,大多腼腆、害羞,現在開朗、自信多了!” 這是李汪眼中學生的變化。李汪是安順市西秀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彩虹社區啟新學校的教師。…
北方漢子的“貴州溫暖”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詩雨 “如果我能當個老師就好了!” 周杭不止一次有這個想法。 他因視力殘疾,從小就進了盲校,在學習上、安全上,收獲了許多老師的關愛,讓他對教師特別崇敬。…
一師一校 37年的堅守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靖曉燕 申雲帆 尚宇杰 張恆新 翠綠的山峰高聳入雲,層巒疊嶂如蜿蜒巨龍,小車沿著一條小路盤旋而上,這裡是安順市平壩區齊伯鎮窯上村,海拔1200米,距離平壩區中心近3個小時的車程,至今沒有開通班車,外出一般騎摩托。 37年來,鄉村教師張習陽就順著這條彎彎繞繞的盤山公路,送300多名窯上學子走出大山,30多名學子考上大學。…
致貴州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慰問信 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金秋九月,豐收時節。值此第36個教師節之際,謹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教師致以節日的祝賀、誠摯的問候、崇高的敬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教育部:對受疫情或洪災影響較重的困難學生重點幫扶資助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孫競) 教育部日前印發《關於切實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就指導推動各地各高校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通知》強調,各地特別是受疫情或洪澇災害影響較重地區的學生資助部門,要發揮就近優勢,主動作為,加強政策宣傳,讓學生和家庭了解國家資助政策,消除后顧之憂。…
教育部:完善教師資格准入 吸引優秀人才到中小學任教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記者 郝孟佳)近日,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類研究生和公費師范生免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教育部教師司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對免試認定范圍、建立師范生教育教學能力考核制度、分類確定任教學段和任教學科等,做出明確規定。…
教育扶智拔窮根 播撒希望潤心田 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作為省會城市中心城區,近年來,雲岩區積極扛起責任,甄選轄區20余所優質校(園),與印江縣、望謨縣打易鎮、長順縣長寨街道、貞豐縣魯容鄉、羅甸縣邊陽鎮、六盤水市鐘山區等地的學校結成教育幫扶關系,多舉措助力幫扶地補齊教育短板。…
雲岩區舉行“金秋助學”活動 本報訊 9月4日,雲岩區舉行2020年度“博愛圓夢·金秋助學”活動,46名轄區優秀困難學生每人現場獲得2000元助學金。 此次活動由共青團雲岩區委、區婦女聯合會、區工商業聯合會、區科學技術協會、區紅十字會聯合開展,共發放助學金9.2萬元。…
雲岩區推動 “廉潔文化”進校園 本報訊 9月7日,記者從雲岩區紀委區監委了解到,雲岩區扎實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工作,不斷將廉潔文化融合到校園文化建設、師德師風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全區教育系統廉潔從教的育人環境、學生敬廉崇潔的價值觀念日益提升。 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雲岩區要求學校將廉潔文化融合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把廉潔教育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和班級文化建設,並發揮典型引領作用,打造了一批具有吸引力和群眾認同感的校園廉潔示范基地。…
教育扶貧薪火相傳 “以身立教”桃李滿枝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李卓檬 4年前,台江縣民族中學還是當地人口中的“差校”,問題學生多,高考本科上線率僅10%。4年來,學校有2200多名學生考上本科走出了貧瘠大山,成為遠近聞名的“名校”。…
在新學期更加重視“體教融合”(人民時評)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8日 第 05 版) 在體育與教育之間搭建通道,助力孩子完成成長這場長跑,還需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攜手、務實努力 最近,中小學迎來開學季。新學期體育課該怎麼上,成為不少家長關心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讓科研與教育成關注焦點 本報記者 張夢然 英國《柳葉刀》期刊日前刊發社論《新冠肺炎時期的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文章指出,保護並加強新冠肺炎期間的研究工作,需要政府、資金提供方、各大高校和學術團體協調一致的努力,共同制定、實施並資助長期的計劃。…
貴大學子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志願者小王(左)捐獻造血干細胞 本報訊 9月6日,距離開學時間還有三天,在貴州大學就讀大三的小王,成功捐獻了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而這些象征著“生命火種”的造血干細胞,將被連夜送往河南,用於救治一名三歲的血液病兒童。…
回鄉創業大學生 成了脫貧致富帶頭人 9月6日,吃過晚飯,開陽縣花梨鎮十字村的苟明垚帶上筆和本子,騎著摩托車趕往兩公裡外的村民組。 作為花梨鎮十字村小有名氣的返鄉創業青年,苟明垚一直在琢磨著如何發展訂單農業帶動農戶增收。…
“我想上網課”公益活動進行首批捐贈 本報訊 近日,貴州省扶貧基金會“我想上網課”公益項目首批捐贈儀式在貴州民族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 據悉,“我想上網課”公益項目旨在號召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企業加入扶貧行列,以“消費就是扶貧,旅游就是奉獻”的形式幫助貧困學子圓夢,解決1700多個困難家庭的學子上網課難、網絡課程工具缺乏的實際問題。…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鄉村振興研學基地正式授牌 本報訊 (記者 牟元媛)近日,“鄉村振興研學基地”授牌儀式在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幺鋪鎮阿歪寨村舉行,該基地的設立將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多機遇。 阿歪寨村是保存著布依族豐富文化和歷史滄桑的傳統民族村落,是全國唯一的三國藤甲文化村。…
貴州大學藥學院、校醫院為15名困難學生送去助學金 活動現場 9月5日,貴州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凃華君、校醫院院長張宗奎率藥學院、校醫院代表到“9+3”地區紫雲縣雲嶺街道城東社區開展“精准扶貧·金秋助學”結對幫扶活動,為該易地扶貧搬遷點15名困難學生送去助學金15000元。 受助后,一張姓學生說:“新學期剛開學,就得到了來自貴州大學的叔叔阿姨們的捐助,很感動,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將感激化為學習的強大動力,加倍勤奮,一定不辜負貴州大學領導專家們的期望。…
貴州師范大學紀委:多維度推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 一走進貴州師范大學校園的主干道,一股濃郁清新的廉政文化氣息便拂面而來。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公生明,廉生威”、“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一句句朗朗上口、底蘊深厚的廉政話語映入眼帘,讓教職工生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戶外活動時,都能直觀地看到、感受到廉政文化宣傳氛圍,這是貴州師范大學紀委、省監委駐貴州師范大學監察專員辦公室多維度推動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以這個真實寫照。…
滿足鄉村孩子的閱讀期待(新語)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7日 第 12 版) 館藏規范、聯網便捷的鄉村學校圖書室,仍是村裡娃探索知識世界的重要載體,是追夢旅程中的必要導航 “我的家鄉很難看到大海,但是我卻從書本上了解到關於海洋的知識。我希望我以后能成為一名海洋探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