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隻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范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強調要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向2020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致賀信 賀信 值此首屆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之際,我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信息技術日新月異。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將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深刻闡明了深入推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了戰略部署。…
借好幫扶外力 增強內生動力(一線探民生) 核心閱讀 近年來,貴州台江縣的教育、醫療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得益於當地依托東部扶貧協作資源,聚焦關鍵短板,從資金技術、制度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動全縣教育、醫療實現跨越式發展,為走好脫貧路提供保障。…
民生領域財政投入持續增長(“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十三五”以來,我國民生領域財政投入持續增長,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保障、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問題得到較好解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在更加開放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催人奮進”“我們要勇擔使命、砥礪奮進,為新時代改革開放作出新貢獻”……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嶄新篇章。…
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人文共同體(和音) 中方積極致力於同各方一起把上海合作組織打造成包容互鑒的典范,彰顯了中華文明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胸襟,體現了關注世界前途、人類命運的人文情懷 全球性挑戰考驗人類文明成色。當前,國際上不時出現“文明沖突論”“種族優越論”的喧囂,新冠肺炎疫情甚至導致一些國家加劇社會撕裂、種族沖突。…
脫貧攻堅,奔向全面小康(人民觀點) 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既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 正因為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年來,我們才能推動減貧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邁上新台階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三五”時期我國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高度評價,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提質增效,增強綜合國力(人民觀點) “十三五”時期,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中國經濟在壯闊海域中開拓出更加光明的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中國經濟運行始終保持穩的主基調,穩住了基本面,筑牢了基本盤,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為復雜多變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確定性 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科技創新是重要指標。前不久,科技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國超級計算機台數佔到45%﹔我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400萬輛,佔全球50%以上﹔我國5G基站數已經超過60萬個,5G技術核心專利數世界第一……不斷跳動的數字、不斷增多的“第一”,見証大國創新的堅實步伐,標注“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
搬出窮窩窩 過上好生活 一早,在寬敞明亮的樓房吃完早飯,把小兒子送到家門口的幼兒園再去扶貧車間上班,整個過程不到30分鐘﹔車間工作8小時,效益好時月入3000元不是難事……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義龍新區“新市民”班向榮怎麼也想不到,標准的上班生活如今成了他的日常。 40歲的班向榮,老家在貴州省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黔西南州望謨縣坡毛村,祖祖輩輩住在破舊的木板房裡,全家種玉米年收入沒超過3000元。…
習近平同志《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主要篇目介紹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一書,收入習近平同志2013年8月19日至2020年2月23日期間關於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文稿52篇。現將這部專題文集的主要篇目介紹如下。…
習近平同志《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出版發行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同志《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這部專題文集,收入習近平同志論述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文稿52篇。…
發揚“兩路”精神和青藏鐵路精神 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川藏鐵路開工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設川藏鐵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一項重大舉措,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穩定,對推動西部地區特別是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強調,川藏鐵路沿線地形地質和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修建難度之大世所罕見,要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這一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完成好。…
這五年,自貿試驗區創新更亮眼(“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高質量高標准建設自由貿易港。 面向未來,要在深入總結評估的基礎上,繼續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加強統籌謀劃和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把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這五年,綠水青山更美麗(“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這五年,全民健康更托底(“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於基礎性地位,同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11月4日晚,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鞠 鵬攝 11月4日晚,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在上海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
貴州提前超額完成 “十三五”水土流失治理任務 本報貴陽11月3日電 (記者蘇濱)記者從貴州省水利廳獲悉:2016年至今年9月底,通過實施各類生態建設項目,貴州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7萬平方公裡,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治理任務。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國家下達貴州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務是1.26萬平方公裡。…
貴州紫雲:全力補短板 攜手奔小康(組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也是攻堅克難的拼搏之年。在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中,貴州各地正奮力沖刺,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鞏固脫貧成果進行有效探索,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1日 第 01 版)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按照黨的十九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的分兩個階段推進的戰略安排,綜合考慮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外發展趨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
點亮山裡娃的求學夢(人民眼·教育扶貧) 引子 15個年頭過去,石明警依然清晰記得工作報到時的情景。那是夏日的一個早晨,他從貴州省赫章縣城出發,先坐一個多小時班車,再搭上一輛小貨車,搖搖晃晃兩個半小時,終於在午后趕到雙坪彝族苗族鄉。…
始終走和平發展道路(和音)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中國堅持的是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是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抵御了帝國主義侵略擴張,捍衛了新中國安全,保衛了中國人民和平生活,穩定了朝鮮半島局勢,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
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醫生創新(關愛醫務工作者②) 核心閱讀 如何支持醫務工作者開拓創新?各地紛紛出台舉措。通過課題和專項支持臨床創新,保障科研經費,提供更高科研平台﹔為研究團隊提供更靈活的資金使用和人才選用機制,為人才培養提供定制化方案﹔鼓勵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在臨床領域科研應用,支持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
歷史性的跨越 決定性的成就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5日 第 01 版) “我們即將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016—2020,新時代中國發展征程上寫就濃墨重彩的篇章。…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4日 第 02 版)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是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這一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后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社論)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重溫中國人民志願軍建立的不朽歷史功勛,致敬譜寫了氣壯山河英雄贊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光輝典范的志願軍將士,大力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