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傾聽援鄂隊員講故事 本報訊 (通訊員 何姝 記者 楊小友)5月28日,安順市鳳儀小學迎來復學,學校邀請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三0二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為師生們帶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當天上午,三0二醫院援鄂隊員廖春山、姜瑩、張培露為全校師生分享了他們在鄂州支援的故事,用聲情並茂的演講講述了在鄂州的所見、所聞、所感,“國家有難時,作為醫護人員,要義不容辭的站出來!” 活動在現場,師生們專門為抗疫工作者們獻上了“聽我說,謝謝你”的手勢舞。…
清鎮職教城師生健康信息採集不落一人 復學復課一線 本報訊 (記者 張凌)記者從貴州省清鎮職教城管委會獲悉,為確保師生安全有序返校,管委會協同園區內各院校,通過“職教城疫情防控大數據管理平台”,精准對每一位返校教師和學生進行信息採集。截至6月1日上午9時,該平台已完成學生信息採集61381名、留學生7名,教師3288名,外籍教師1名。…
建好碩博點 讓貴州高校揚名 本報訊 (記者 袁航)與東部發達地區及周邊省份相比,貴州高等教育還存在很大差距,尤其體現在碩博點的規模和質量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師范學院副校長余維祥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要推動貴州高等教育有質量的發展,必須要抓好碩博點建設這個“抓手”。…
銅仁學院:引社會服務之水,灌人才培養之田 羅靜 張朝飛 近年來,銅仁學院以人才培養為中心,通過扎實開展社會服務工作,“引社會服務之水,灌人才培養之田”,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辟出了一條應用轉型的獨特“蹊徑”,學校去年受邀在第六屆產教融合國際論壇上做案例分享報告。 項目引領 任務驅動 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如何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將“培養人才”與“服務地方”連通,銅仁學院做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開發大數據服務教育產業“勾勾”讓教學更智能 本報訊 (記者 彭耀永)作為貴安新區大數據特色企業,貴州樹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樹精英)是最早一批入駐貴安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的企業,借著貴州大力發展大數據的東風,搶佔先機,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不斷發展壯大,佔領市場。 作為以教育大數據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樹精英公司近年推出了旗下兩款核心產品——“雲擇校”和“勾勾”。…
貴陽一中到關嶺開展活動 本報訊 (記者 吳兵)6月5日,貴陽一中新世紀國際學校鄧清心名校長工作室成員一行10人到關嶺開展教學研討暨師徒結對活動,共計50余人參加活動。 近年來,貴陽一中新世界國際學校和關嶺的合作辦學由點到面,“1+1+3”組團式幫扶工作有序推進。…
貴陽市:交通宣傳進校園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高艷飛 攝影報道 “同學們,過馬路要注意什麼呢?”貴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雲岩區分局民警葉興高站在貴陽市環西小學四年級(1)班的講台上問學生。 “一停二看三通過。…
貴陽十四中:輕鬆減壓 愉快備考 2020年中、高考在即,貴陽市第十四中學開展多種形式的“減壓”活動,幫助畢業班學生在緊張備考之余釋放身心壓力,以自信、樂觀、輕鬆的心態迎接中考和高考。(圖/文 趙鬆)。…
教育部:嚴格國際學生申請資格 須提供外國實際居住証明 人民網北京6月10日電(孫競) 近日,教育部修訂出台《關於規范我高等學校接受國際學生有關工作的通知》,對國際學生進入我高等院校本專科階段學習的申請資格進行調整。 通知中說,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並定居在外國,本人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這個畢業季,一樣多彩(解碼·大學生畢業就業) 受疫情影響,今年874萬高校畢業生面臨著不一樣的畢業季:隔屏相望,遠程答辯﹔天南海北,雲端合影﹔投遞簡歷,網上面試……為了順利畢業,他們要克服更多挑戰,也收獲了更多磨礪和成長。從教育部到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障畢業生順利畢業。…
貴陽市第二屆青少年 課文朗讀大會開始報名 本報訊 6月9日,“書香貴陽,醉美家鄉——2020全民悅讀貴陽市第二屆青少年課文朗讀大會”正式啟動。即日起至6月30日,我市4到18周歲(含18周歲)青少年均可報名參賽。…
“全民抗疫是最生動的教學素材” ▲ 抗疫斗爭彰顯中國共產黨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針的作用,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彰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彰顯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承擔歷史責任的青春力量。 ▲ 沖在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中,很多都是“90后”“00后”,是很多學生的同齡人,朋輩們在抗疫中展現出的大愛情懷、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最易引發情感共鳴,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有效的一種資源。…
教育部發布2020年第1號留學預警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周韻曦 發自北京 近期,澳大利亞主要高校計劃於7月前后陸續開學。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旅行和開放校園存在風險。…
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保障機制 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集中開辦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基礎教育,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必要配套工作,成為促進搬遷群眾真正融入城鎮社會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有效途徑,目前,此項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經過調研發現,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也存在辦學經費短缺、師資力量不足等實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的辦學質量。…
地方高職院校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 ■陳榮強 地方高職院校具有人才、科技、文化、技術等優質資源,更有義務和責任擔負起脫貧攻堅和農村產業革命的職責。銅仁職院努力創新方式,凝聚共識,深化改革,把助推地方脫貧攻堅和農村產業革命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為助推脫貧攻堅和農村產業革命作出了積極貢獻。…
回訪教育讓“跌倒干部”重振精神 “一個鎮的事情那麼多,我實在是安排不過來,事故不是我直接造成的。”不久前,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普安鎮的黑豬養殖扶貧項目出現動物疫情,項目效益大打折扣,時任普安鎮鎮長的楊某某因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督管理不到位,負有主要領導責任,受到誡勉談話處理。…
貧困地區青年 免費學專業技能 6月8日,共青團貴州省委舉辦的2020年“多彩貴州·創在鄉土”——助力脫貧攻堅青年技能培訓開班儀式在貴陽舉行。 開展此次培訓,旨在幫助貧困地區青年成長為技術工人,努力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推動高校紀檢監察工作標准化(一線思考) 中央紀委十九屆四次全會以來,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面臨著新任務新要求。 當前,一些高校紀委在深化“三轉”進度、推進工作力度等方面相對滯后,在“做什麼、怎麼做”上還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現為:認識不夠到位,沒有完全跳出高校紀委是同級黨委職能部門的固有思維,對主業主責思考研究還不夠深入﹔定位不夠精准,對如何履行監督責任還沒有完全破題,對監督職責定位和邊界把握不准,導致監督責任弱化﹔措施不夠有力,缺乏中長期的工作規劃、務實管用的操作規范和常態長效的督查考核。…
構筑讓師生安心的校園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學校要抓住時機,引導青年學生將疫情防控期間的見聞、體會和實踐,轉化為對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的深層次思考,轉化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信心 在全國兩會上,一些關心教育事業的代表委員主動向我了解清華大學返校復學情況,同時也牽挂著馬上離開校園的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盡快就業。可以說,大學返校復學牽動全社會的心,高校要用心用情用力構筑師生安心、社會放心的校園。…
黔西縣做實干部警示教育 本報訊 (通訊員 賀西)近日,黔西縣54名黨員干部及入黨積極分子來到新田煤礦警示教育現場,聆聽黔西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所做的同級同類干部警示教育培訓。 “同級同類的鮮活案例剖析警示培訓,讓我深受觸動。…
做好精准關愛 培育時代新人 6月4日,記者從貴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簡稱關工委)工作會議上獲悉,2019年貴陽市關工委緊貼青少年實際,回應青少年需求,扎實做好精准關愛工作,全市各級關工委組織全年共籌集發放慰問款322.57萬元、捐贈物資價值221.36萬元,受益青少年16549人。 據了解,2019年,貴陽市關工委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全面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全市各級關工委緊貼青少年實際,充分發揮“五老”隊伍(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優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了以“騰飛中國·輝煌70年”為主題的系列慶祝活動,教育引導青少年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
2020年“多彩貴州·創在鄉土”助力脫貧攻堅青年技能培訓班開班 本報訊 (記者 許邵庭)6月8日,由共青團貴州省委舉辦的2020年“多彩貴州·創在鄉土”——助力脫貧攻堅青年技能培訓開班儀式在貴陽舉行,來自全省的770名青年學員參加儀式。 本次活動旨在以實際行動落實全省脫貧攻堅“沖刺90天打贏殲滅戰”動員大會精神,進一步做好貧困地區青年、返鄉農民工技能培訓工作。…
宋寶安:寄語學子珍惜時光不負韶華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雨 “全校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做好學生返校工作和畢業季育人工作,充分體現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愛。”6月2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向貴州大學師生傳達了今年全國兩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