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保障機制

貴州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聯基地

2020年06月10日09:03  來源:貴州日報
 

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集中開辦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基礎教育,是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的必要配套工作,成為促進搬遷群眾真正融入城鎮社會和確保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有效途徑,目前,此項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是,經過調研發現,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也存在辦學經費短缺、師資力量不足等實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的辦學質量。需引起重視並盡快建立保障機制。

建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政策支持機制。易地扶貧搬遷經費按照“中央統籌、省總負責、縣抓落實”的資金管理機制,確保了搬遷工作的順利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有關辦學經費、師資保障等政策如何持續,成為一個現實問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屬於義務教育,要進一步明確此類學校持續發展的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在辦學審批、編制劃撥等配套支持政策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以確保此類學校的高質量持續發展。

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師資力量配備。調研中發現,多數縣(市)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的師資配備很重視,選拔配備了一批有情懷有擔當的教師任教。但是依然存在師資數量不足、師資結構性問題突出、師資隊伍整體水平不高等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師資力量是辦學質量的關鍵,可以採取多種措施加以解決:一是可以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聘請部分退休教師和社會其他師資力量充實到這些學校﹔二是持續選派其他學校的優秀教師到這些學校進行挂職鍛煉、任教、結對幫扶和指導﹔三是可以與地方高校合作,選派一些優秀的大學生志願者前往支教或頂崗實習。各市州本科高校領辦當地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既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師資隊伍數量不足、師資結構不合理、師資水平不高等現實問題,更是對這些學校的辦學理念、內部治理方式、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探索和實踐,突出“領辦”性質和導向,確保質量和水平,目前已經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各方好評。

針對易地扶貧搬遷學生特點開展綜合素質教育和關愛教育。據調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有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尤其是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主要集中在語言交流、心理健康和行為習慣的養成等方面。針對這些留守兒童的特點,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就有必要組織教師開展針對性的綜合素質教育,實施民漢雙語教育,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普通話訓練,結合當地民族文化特點開展課外活動,對性格內向、心理亞健康的孩子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關愛教育。

構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發展共同體。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是新時代背景下一種新型的辦學,需要多方協同發力,形成學校發展共同體。地方政府應在辦學經費投入、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特別的優惠政策和配套支持,全力保障其發展。地方教育行政部門應注重政策落實和引導,幫助學校解決辦學中的突出困難和現實問題,強化對這些學校師資力量的統一調配和業務指導培訓,宏觀把控學校發展質量和發展方向。區域內的高校應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和辦學優勢,主動服務學校發展,尤其要突出在辦學理念、教學方式方法改革等學校內涵建設發展方面的“領辦”作用,將地方高校自身辦學優勢、人才資源優勢和自身特色發展同“領辦”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地方高校轉型發展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雙贏成效。此外,還要注重形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家庭、社區和社會的教育合力,促進搬遷群眾與安置點學校適時溝通、對話、交流,形成家校(園)和諧互動、共生發展的良性關系。要堅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礎教育學校一校(園)一策、一校(園)一特的個性化、特色化色發展之路。

(執筆:黃勝 吳詩航)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