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東北的王晨喜歡貴州的綠水青山,透過辦公室的大開窗,他能看到迤邐黔景。但身為貴州百訊智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訊智匯”)總經理,他的日常就是圍著工作轉,觀景次數卻寥寥無幾。
正如此刻,他雖坐在窗邊,卻一門心思盯著電腦專研技術迭代。
“檢驗軟件好不好的關鍵,得看能不能與硬件相匹配,兩者之間不相容,再牛的技術也白搭。”三言兩語,年僅34歲的王晨便把手中在做的事點透了。略帶書生氣的年輕臉龐下,藏著超乎同齡人的理智和冷靜。
就像一個舵手,王晨在信息技術的“熱”與工業應用場景的“冷”之間,努力尋找平衡點。
年紀雖輕,但王晨的資歷不淺。
北京郵電大學工學博士、智慧城市及新型工業化領域專家、美國光學學會審稿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高級工程師......這些身份,濃縮了王晨在專業領域的深厚積累。
王晨的“貴漂”之旅,始於2020年10月。百度公司在貴州布局工業互聯網項目,讓一直扎根北京從事物聯網、信息技術、衛星應用技術等研究的王晨動了心。“理論和宏觀的東西做得太多了,想找個落地的具體任務,專心做一做。”
就這樣,王晨毅然從原單位跳槽進入百度公司,並被委以重任,前往貴陽經開區進行企業數字化改造的工作,開啟創業征途。
“理想總是美好,現實往往殘酷。”王晨苦笑道,落地經開區后,在百度公司和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支持下,他注冊成立了貴州百訊智匯科技有限公司,沒想到剛起步就遭遇了重重困難。
“人才招聘難,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存量數據轉化不易......”在王晨看來,貴州擁有良好的大數據基礎,但本土專業人才流失嚴重。加之大部分企業對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應用價值持觀望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工業轉型升級的進程。此外,貴陽工業經濟類型復雜、企業規模不一、條件千差萬別,這些都給工業互聯網的建設發展增加了難度。
當然,除了客觀存在的困難,貴陽也還有許許多多讓王晨驚嘆的好處:政府大力支持、大數據的強大基礎、優質的空間和資源、“筑巢引鳳”的人才優待……
萬事不需愁,專心攻於術。
短短半年時間,在百度公司和經開區的全力支持下,王晨迅速組建起了一支50余人的團隊,並帶領團隊不斷打通阻礙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相融的障礙,攀爬技術領域的一座座高山。
眼下,立足於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新階段,王晨及其團隊已構建起了一個跨部門、跨產業協作,推動企業由“單環節改造”向“體系化互聯”轉變的工業互聯網平台。並探索出一整套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從企業管理系統、智能生產和產業鏈協同等方面提升企業的信息化水平,解決“千企千面”和“百業興旺”的需求。
目前,該方案已經覆蓋14大行業、100多家客戶和30個合作伙伴,觸達50多類垂直場景。
與此同時,百訊智匯還與貴陽經開區簽訂合作協議,成立百度智能雲(貴陽)創新中心,為企業孵化實用人才,引入大數據安全、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相關的生態鏈企業,奮力實現工業大突破。截至目前,中心已成功引進7家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落地經開。
“搶佔工業互聯網話語權的時間窗口非常有限,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踏著全球工業轉型升級的新浪潮,王晨眉宇間既緊張又興奮:“我希望用三年的時間把企業做上市。”
王晨說,盡管來貴陽的時間不長,但他欣喜地發現,這裡是一片干事創業的沃土。作為一個新貴陽人,他希望借助國家新型工業化的東風,貴州的強省會戰略,努力扎根貴陽,深耕貴陽,追最潮的風,沖最大的浪!
“互聯網的下一浪,看貴陽!”王晨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田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