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導向,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新論)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不僅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更有善於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科學方法 正因為我們黨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不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才讓中國共產黨成為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面黨和國家發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由實踐檢驗的科學態度,砥礪前行,迎難而上,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深切感到全篇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為我們堅持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在實踐中真抓實干、攻堅克難樹立了光輝典范。…
人民日報新知:科技進步助力防災減災 【現象】入汛以來,面對凶猛的洪水,越來越多高科技抗洪“神器”被廣泛運用到防汛一線。利用風雲四號氣象衛星,對水體面積和雨帶變化做出持續而精准的監測,為天氣預報和抗洪搶險決策提供數據支持﹔通過紅外線無人機深入“孤島”進行探測,成功解救被困人員﹔可以快速拼裝與分解的動力舟橋,直接將大型挖掘機、推土機等施工機械通過水路運至決口處……高科技大大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人民日報: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已經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人民網評:讓執法司法權在制度籠子裡規范運行 8月26日,中央政法委召開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進會,研究部署加快推進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改革和建設工作,全面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延伸,對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司法的要求和期待也越來越高。…
人民日報暖聞熱評:把論文寫在脫貧攻堅主戰場 【人物】“蘋果教授”孫建設 【故事】現年63歲的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孫建設,從1982年起堅守太行山科技扶貧,把蘋果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觀念帶進貧困村,增加蘋果產量,延伸產業鏈,探索出一條科技助力扶貧新路徑。2017年開始,在他牽頭打造的太行山道路第一驛站基礎上,河北農大與保定市共建設了50個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涉及保定市的19個縣(市、區),涵蓋果蔬、中藥材、養殖等10大類35個特色農業產業,100多項新科技、新成果在驛站得以轉化、應用、推廣,科技貢獻率達到80%以上,帶動7萬農戶增收。…
人民網評:75年,偉大抗戰精神始終激勵人心 75年,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75年前的今天,經過14年浴血奮戰,中國人民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結束了100多年來中華民族飽受蹂躪的歷史。75年后的今天,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習近平總書記向抗戰烈士敬獻了花籃。…
給小康生活裝上“智慧芯”(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7)) 依靠科技創新,建設低成本、廣覆蓋、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優質資源普惠共享,科技就能造福人民、助力小康 科技改善生活,助力全面小康。在山東採訪,發現不少科技創新的元素,科技對美好生活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人民網評:接力前行,新時代孕育新的英雄精神 《地道戰》《鐵道游擊隊》《百團大戰》……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透過海報、影片、歷史物件,重溫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無比敬慕革命先輩的偉大功勛。 在國家危亡、民族危難之際,總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以血肉鑄起新的長城。…
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人民論壇) 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中國人民14年浴血奮戰,軍民傷亡超過3500萬人,930余座城市被佔,380萬將士喋血疆場,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一個個數字,記錄著這場偉大斗爭的艱苦卓絕。…
生活服務業擁抱互聯網(消費萬花筒) 用手機點美食、干洗衣服送上門、在線觀看健身課……近年來,從餐飲消費到休閑娛樂,從家政服務到美容美發,從運動健身到干洗熨燙,老百姓身邊的生活服務業快速發展,加速擁抱互聯網、實現數字化。 受疫情影響,生活服務業一度面臨復工難題。…
堅決遏制旅游團餐浪費(市場漫步) 要遏制旅游團餐浪費,就要加強引導,增強游客的節約意識﹔還要對旅游團餐進行優化升級,提升人們參加團隊游的體驗,更好激發旅游消費需求 “制定、修訂旅游住宿業和旅游景區標准,將反對食品浪費的內容列入其中”“加強對游客的引導和提醒,督促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做到節約飲食、綠色消費”“加強行業監管和引領,組織開展禁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一系列遏制文旅活動中餐飲浪費的舉措,引發業內關注。 隨著旅游市場的不斷發展,與之相關的餐飲消費規模也在持續增長。…
織牢野生動植物保護安全網(評論員觀察) 每個人都將保護野生動植物的觀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我們就能與自然共生,讓地球家園更加美好 雲南普洱茭瓜塘,發力保護濕地,吸引鷺鷥等鳥類重新到此安家﹔陝西洋縣茅坪村,因為群眾環保意識較強,常有野生金絲猴來村裡“串門”﹔山東長島自然保護區,持續開展海洋修復,多年不見的大葉藻、海蘿重現天日……近年來,通過棲息地保護、繁育放歸、管理執法等多種方式,我國不少野生動植物數量和分布有所增加,越來越多的地方成為野生動植物的安居樂土。 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
中國減貧成就具有世界意義(和音) 中國實踐加快了全球減貧進程,增強了全世界消除絕對貧困、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信心 從全球視野觀察,中國減貧成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特別是隨著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走向世界,中國幫助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走上了脫貧之路。…
邁向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新時代 祝軒言 中共貴陽市委十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貴陽市委關於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打造經濟體量大能級城市的發展命題,推動貴陽貴安邁出了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也為我們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關於“提升並發揮國家和區域中心城市功能作用”的要求,做強黔中城市群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引擎掀開了新的篇章。 城市化是伴隨工業化的發展,人口和產業向城市集中的自然歷史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人民來論:“盲道十八彎”?這種“奇葩設計”分明就是添堵! “山路十八彎”,道盡大山的瑰麗、自然的旖旎﹔然而倘若“盲道十八彎”,隻能說明人文的缺失、城市的缺憾。 在內蒙古赤峰,一段約150米長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身體健全之人都很難沿路而行,更遑論行動不便的盲人。…
人民網評:開學第一天,祝福中國! 終於盼到了這一天! 9月1日,全國各地都在上映一部壯觀的大片——《開學啦》,主演是十四億國人。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后,曾經焦灼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終於把盤桓家中半年多的孩子們,從幼兒園的小朋友、小學生、中學生乃至大學生、研究生,殷殷地送進了校門。…
對“自動續費”要加強監管(人民時評) 你“被自動續費”了嗎?有媒體報道稱,許多手機APP推出的會員包月、包年服務套餐,暗藏“自動續費”的消費陷阱。2019年,央視曾對50款熱門付費軟件做過一項調查,發現七成以上都有自動續費的功能,並且不少APP都涉嫌忽悠用戶自動續費。…
用專業精神壯大扶貧產業 脫貧致富需要辛勤付出,投入多少,就能收獲多少﹔專長多長,能發揮的優勢就有多大。把“專長”與“奮斗”結合起來,致富方能致遠 有一種木耳,樣子和普通木耳相似但顏色全白,被稱作“玉木耳”﹔有一個小鎮,到處是古裝演出服,發展出集布料、制作、銷售、電商於一體的產業……在山東採訪,或進博物館,或到產業園,或鑽種植棚,很多地方的特色產品、特色產業、特色小鎮讓人眼前一亮。…
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做得更規范、更細致(微觀) 在工地旁開超市,超市裡的生活用品不用花錢,而是用“安全積分”來兌換﹔參加安全培訓、發現舉報隱患、提出合理化建議等,可以增加積分﹔如果有不戴安全帽等行為將扣分,嚴重的還會受到安全警告、接受脫崗教育甚至停職……近期,江蘇揚州、湖北武漢、四川成都等地涌現出不少“安全積分超市”,這一創新做法有效減少了安全事故發生率,廣受好評。 安全生產無小事。…
努力書寫好綠色發展新答卷(治理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振興東北的一個優勢。”遼寧省丹東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努力書寫好綠色發展新答卷,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讓勤儉節約精神代代相傳(人民論壇) 有這樣一個“半截粉筆”的故事: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當校長時,從不用新粉筆,用的都是每天巡視校園撿來的粉筆頭。有學生覺得他太“小氣”,為什麼要愛惜“沒有多大用處”的半截粉筆?徐特立的回答是,積少成多,集小成大,也可以節省一點辦公費用。…
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新論) 近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已經面向海內外出版發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與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反映了黨的創新理論的科學體系、發展脈絡、主要內容,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權威、最系統、最鮮活的原著原典。…
為抗疫英雄點贊(人民論壇) 前不久,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鐘南山“共和國勛章”,授予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
涵養“恆念物力維艱”的道德品質(評論員觀察) 種種現象警示我們,“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難以畢其功於一役,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需要個人涵養“恆念物力維艱”的道德品質,更需要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宣傳教育等手段,建立長效機制 在河北廣平縣,機關食堂實行“光盤積分制”,累計5次用餐做到“光盤”,就會收到食堂贈送的小禮物﹔在復旦大學,學校安排學生們體驗餐盤回收等后勤工作,了解食堂每日剩余餐食處理情況,強化節約意識﹔在海口,不少餐飲企業推出半份菜、小份菜,引導顧客合理點餐,自覺避免浪費……連日來,全國各地持續推進“光盤行動”,企事業單位、餐飲行業、學校社區等積極加強引導,“反對餐飲浪費”正在從共識變為行動。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