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門票”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人民時評) 名滿天下的黃鶴樓、氣勢磅礡的三峽大壩、野趣盎然的神農架……“靈秀湖北”可以免票暢游了。不久前,湖北啟動“與愛同行 惠游湖北”活動,全省近400家A級旅游景區對全國游客免門票開放。…
靠學習跟上發展之需(一線視角) 磨刀不誤砍柴工,強化學習,提升本領,正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最大保障 今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來,海南省已經連續展開了多輪各種形式、各個層面的培訓與學習。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南來說,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沉重,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6%。…
鍛造忠誠干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聲音) 紀檢監察機關要牢記“打鐵必須自身硬”的要求,努力打造德才兼備、文武兼備、智勇兼備、攻防兼備、紀法皆通的精兵鐵軍 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黨和國家監督制度的效能能否充分發揮,關鍵在於紀檢監察隊伍是否做到忠誠干淨擔當。…
自我革命,得到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人民觀點)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充滿奮進力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拒絕自滿、永不停滯,保持了勇於自我革命的精神 中國人民的利益和期待,正是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堅決向腐敗宣戰的根本動力 最近,美國一家知名公關公司發布信任度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信任度達95%,在所有受訪國家中高居第一。這一數據從一個側面表明,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得到14億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持,正引領民族復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市場漫步) 消費不等於浪費,在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的當下,浪費行為將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損害﹔反對浪費不僅與促進消費不矛盾,還會讓消費動力更強、后勁更足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人民至上,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觀點)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 站在最廣大人民這一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就能始終擁有面向未來、面對挑戰、永立潮頭的不竭動力 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民心當作最大的政治,把人民作為執政的最大底氣 沒有比夢想更加激蕩人心的力量,沒有比追夢更加鏗鏘有力的步伐。2020年的中國,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也在爭分奪秒地向貧困堡壘發起最后總攻。…
以新發展格局激發新優勢(新論) 不久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如何理解新發展格局的時代意義?如何促進新發展格局更好落地?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文章,和讀者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奮力交出全國文明城市整改攻堅的合格答卷 “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的品牌、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榮譽,更是一塊金字招牌。不斷鞏固和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奪取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是貴陽必須奮力實現的目標。…
人民網評:開門問策,“中國式民主”的生動樣本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目前,規劃編制工作已開展網上意見征求。…
加強國際大科學合作(創新談) 全球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許多科學問題的范圍、規模和復雜性不斷擴大,遠遠超出單一國家的能力,國際大科學合作成為一種必然 日前,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舉行,標志著該項目由此前成員國制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 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7方30多個國家共同合作。…
教育扶貧守護農村發展希望(人民時評) 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來有奔頭,激發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精氣神 今年68個學生參加高考,55個考取二本以上院校﹔2015年至今,考取二本以上大學生290人……近日,貴州省仁懷市新田村憑借學子們出色的高考成績,受到各方關注點贊。 新田村是省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70戶855人,當地群眾生活條件十分艱苦。…
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人民觀點) 中國的綠色行動將對世界產生巨大的正面推動,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貢獻,中國的綠色奇跡將造福全人類 中國對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貢獻,是行動的貢獻、成績的貢獻,更是理念的貢獻、經驗的貢獻 面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生物保護等全球性環境問題,同舟共濟、並肩同行是人類唯一的選擇 今年5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從民法上確認綠色發展的原則,是中國對世界民法體系的一個貢獻,更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
人民網評:兩山論,創造綠富同興的中國敘事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此后,安吉放棄開山採礦,發展休閑旅游,被拆水泥廠復墾變身五彩田園,村裡流轉土地成為油菜花田,每年慕名而至的游客絡繹不絕。…
對破壞生態環境“零容忍”(人民時評) 在生態面前再小的地方也不能破壞,在保護面前再大的誘惑也不要動心,美麗中國畫卷才能更好鋪展在人民面前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習慣“一手撐傘,一手干活”(評論員觀察) 國家大劇院對公眾有序限流開放,中國職業籃球聯賽開始面向公眾售票,全國電影院分區分級恢復營業,跨省(區、市)團隊旅游陸續恢復……近日,具有人流聚集特征的場所逐步放開,成為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進一步恢復的一個標志,對提振消費需求、提升市場信心具有積極意義。 在全國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
讓制度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人民觀點)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注重發揮制度管根本、管長遠的作用 強化制度執行,關鍵在真抓,靠的是嚴管,把制度權威性牢固樹立起來,避免制度成為“稻草人”,真正把生態領域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一個成功的環保故事背后,常常隱藏著一個制度文明的故事。浙江杭州的西溪濕地,全國首個國家濕地公園在這裡誕生,當地通過實施一套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制度舉措,一改河道淤塞、水質惡化的自然環境,重現“一曲溪流一曲煙”的詩畫美景。…
人民網評:克服疫情汛情雙影響,精心謀劃災后重建 6月份以來,我國的長江、淮河、太湖流域發生了嚴重的汛情。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剛剛過去的兩個多月裡,各級黨委和政府緊急行動、強化措施,國家防總、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履職盡責、密切協作,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關鍵時刻發揮突擊隊作用,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戰,防汛救災工作有序有力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和階段性成果。…
人民財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完成全年任務 頂住壓力、逆勢上行、由負轉正,上半年的中國經濟經受住全球疫情重大考驗。在積極推動復工復產、促進經濟復蘇的同時,也向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邁出了新的更大步伐。…
守好數據管理的“安全閥”(新論) 數據安全已成為事關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對數據流通、應用進行規范,十分必要、任務緊迫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在享受更廣泛、更高效數據流通、共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一定數據安全風險,一些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亟待規范。…
隻有會“養山”,才能“靠山吃山” 生態文明建設與打贏脫貧攻堅戰相輔相成,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機融合、良性互動已經初見成效 青山環抱,草木蔥翠,秦嶺腹地有一處清涼所在,名叫“終南山寨”。它位於陝西柞水縣營盤鎮朱家灣村,緊依牛背梁風景區,是近年來新興起的休閑避暑好去處。…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人民觀點) 生態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系統,生態治理也應該以系統思維考量、以整體觀念推進,這樣才能順應生態環保的內在規律 面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不能從一時一地來看問題,一定要樹立大局觀,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梳理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綜合性、系統性是一個鮮明特點。有沙漠的綠化,毛烏素沙地茫茫沙海變成大片綠洲﹔有水和大氣的治理,黃河水質明顯改善,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明顯提升﹔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推進,各項制度不斷完善。…
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事在全民、人人有責。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青山就是美麗 藍天也是幸福(人民觀點) 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順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體現著先進的生態理念和濃厚的為民情懷 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但乘以14億這個基數,就能迸發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磅礡偉力 綠水逶迤,青山相向,草木繁盛,花鳥為鄰。這般的田園詩意,凝聚著人們對綠色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