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干部“匿名化”,基層治理可能“軟骨化” 日常瀏覽新聞,想必讀者常會看到“主要領導干部”“相關負責人”“相關工作人員”等稱謂表述。這背后多是記者在基層採訪碰到的尷尬:不管是正面報道還是負面新聞,記者經常會被告知“千萬別讓人知道是我說的”“領導可能嘴上不說,但會給我小鞋穿”。…
找到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一線行走) 有了興旺的富民產業,還需補齊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的短板,這樣的鄉村振興更有持久活力 “132號王延順,全票通過,獲得院貌整潔星。”在吉林長春九台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正在進行,現場氣氛熱烈。…
把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落實落細(新知新覺)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關系人民生活幸福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經典魅力源於藝術匠心(縱橫) 這個暑期,曾經霸屏的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再次火了,只是這次的“打開方式”有所不同,許多人熱衷於在視頻網站邊發彈幕邊看劇。在某視頻網站上,四部經典近一個月的播放量均達千萬級。…
以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新論) 充分發揮中小銀行的地緣、人緣優勢,完善市場體系、組織體系、產品體系,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渠道,將有效化解農村市場主體融資難問題,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力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解決資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務、干部配備等方面採取有力舉措,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
用高水准作品再現抗戰史(人民時評)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一批優秀抗戰題材重點影視作品將集中展播、展映,引導人民群眾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不久前,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相關播出機構不得播出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的抗戰題材電視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民觀點) 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是要盡最大可能維持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精細平衡,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 越是面臨困難挑戰,越要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越要向綠色轉型要出路、向生態產業要動力 在吉林梨樹縣,要求“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在寧夏賀蘭縣,稱贊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水資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來了”﹔在山西太原,叮囑堅持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一體推進,持續用力,再現“錦繡太原城”的盛景……近期,習近平總書記每到一地考察調研,綠色發展都是一項重要內容。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是總書記的關切,也是各地生動的發展實踐。…
激勵更多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創新談) 科技研發是重要的智力勞動,可以創造巨大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科研人員收入理應體現其價值 去年7月份科創板開市以來,一大批參與創新創業的科研人員通過公司上市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這將吸引更多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未來或將誕生更多科學家創業者。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一直強調尊重知識、重視人才。…
司法為民,始終心中裝有群眾(治理者說) 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來到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了解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運行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用高質量發展吸引高素質人才(一線視角) 前不久,天津公布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數據,總體呈現質量向好、結構向優的發展態勢。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天津取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動能成長勢頭良好的成績,提振了干部群眾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人民觀點)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安吉余村考察時強調:“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8月15日,是“兩山論”提出15周年,“兩山論”豐富發展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以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產業融合(新知新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都是農業經營制度創新。…
始終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思想縱橫)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提出了“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確立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
為防汛救災創造良好信息環境(人民時評) 防災減災,不僅要防止各類現實小災釀成大禍,也要防止各路謠言擴散傳播擾亂人心,徒增不必要的防災成本 今年汛期以來,我國降水總量多強度大、山洪地質災害多、部分地區損失嚴重。當此之際,增強信息發布和輿情引導的針對性、有效性,凝聚風雨無阻向前進的萬眾合力,對戰勝洪澇災害、最大程度減輕因災損失,至關重要。…
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國道路中國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③) 越到緊要關頭,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越到最后時刻,越要保持清醒,做到善作善成 截至6月底,雲南全省貧困地區“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已經全面消除,剩余4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29個貧困村、9個貧困縣達到脫貧退出標准,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態勢已定、目標可期。越到緊要關頭,越要保持戰略定力﹔越到最后時刻,越要保持清醒,做到善作善成。…
脫貧摘帽是新生活新奮斗起點(評論員觀察) 通過脫貧摘帽后的“接力跑”,許多地方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價值追求,自覺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這不是階段性的工作要求,而是我們一以貫之的使命擔當 依靠外出務工和發展鄉村旅游、種養殖業,雲南省臨滄市邦佑村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但3位扶貧工作隊員仍常駐村裡,幫助大家解決大事小情。在雲南省貢山縣,“一越跨千年”的獨龍族整族脫貧后,當地在夯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狠抓生態農業、旅游產業、生態保護等六大行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
以治理升級共建美麗城市(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2)) 順應發展需要,呼應群眾期盼,找准解決之道,城市難題就不再難 美麗城市,人人喜愛。近日在湖南採訪,一個深刻的感受就在於,美好城市生活,建立在科學規劃和高超治理上。…
傳統技藝煥發時代魅力(金台隨筆) 精巧別致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在一雙巧手的嵌合下被完美還原﹔美觀實用的“魯班凳”,幾道工序后從四方木料中呼之欲出﹔結實環保的木拱橋,牢牢橫跨於山澗小溪……最近,一位名叫“阿木爺爺”的木工匠人,憑借嫻熟的榫卯技藝和精良的手工藝品,受到國內外網友的追捧。 對不少人來說,木工並不陌生,“木匠活”也並不鮮見。…
充分激發數據要素價值(人民時評) 高速運轉的服務器、晝夜不停的數據中心、迅捷通暢的網絡傳輸……如果從用電量來看行業景氣度,互聯網數據服務無疑是一股極具成長性的力量。今年5月,我國互聯網數據服務用電量增速達到52.7%,崛起為新的“用電大戶”。…
持之以恆扛起萬鈞重任(評論員觀察) 廣大扶貧干部深知,自己所投身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自己所扛起的,是億萬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萬鈞重任 越是形勢復雜,越要砥礪初心、永葆恆心,堅持任務不減、目標不變、標准不降,繼續攻堅克難、勇毅前行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進入2020年下半年,脫貧攻堅正在加勁沖刺,奮斗的身影愈加忙碌。…
人民網評:壓實“四方責任”,落實“五有三嚴” 1月23日,因新冠肺炎疫情,武漢開始實施出行禁令﹔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4月26日,湖北省、武漢市實現了六個“零”:新增確診病例、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現有疑似病例、現有確診病例、重症病例都是“零”。整整三個月,湖北以及武漢已經由應急性超常規防控向常態化防控轉變。…
景區門票降價利在長遠(市場漫步) 更加強調景區的公共屬性,推動一些地方擺脫“門票依賴”,促進旅游業加快從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 今年以來,旅游業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但旅游消費需求仍然旺盛。為推動旅游市場加快復蘇,各地出台了不少新舉措。…
技術突破與產業生態(觀點) 近來,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動作頻頻,行業熱度不斷上升:百度阿波羅繼與南京達成智能交通戰略合作協議后,又與成都簽約,開展在自動駕駛出租車、車路協同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合作﹔亞馬遜宣布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推進其物流無人化發展戰略﹔滴滴出行在上海上線“未來出行”自動駕駛網約車服務……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再次加速。 自動駕駛在今年再度趨熱的主要原因,是核心技術的突破與自動駕駛產業生態的初步形成與快速發展。…
加速釋放新基建紅利(新論)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