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貧搬遷戶寄來的新春“禮物”

2020年01月21日11:42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張志高奶奶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就業。李芸 攝
張志高奶奶在易地扶貧搬遷點就業。李芸 攝

“我是2018年易地扶貧搬遷群眾,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在80平方米的新家寫下這封滿懷感恩的書信,向黨和政府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縣政府、鄉政府、村干部、表示最真誠的感謝。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這麼多領導為我們洒下的每一滴熱血和汗水。除了感恩,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去修飾我內心的情感……”新春前夕,修文縣龍崗社區龍潭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劉開仙收到了一封來信,這份特殊的新年“禮物”,溫暖了修文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所有基層干部。

寫信的搬遷群眾名叫張志高,今年21歲,是銅仁師范學院的一名大四學生。2018年5月從修文縣谷堡鎮索橋村搬遷到龍場鎮新寨村易地扶貧安置點,家裡有年邁的爺爺、奶奶和雙胞胎妹妹4口人。

“張志高母親懷上志高4個月時,她父親就因病去世了,在去世之前給孩子取好名字,如果是男孩就叫志高,希望他步步登高,如果是女孩就叫志清,結果是雙胞胎兩姊妹,就把兩個名字都用上了。志高半歲時母親離家出走了,我和她爺爺一人背一個,把兩姊妹撫養長大。”張志高奶奶回憶道。

好在,辛酸已成過往,日子越過越好。張志高大二至大四的學費得到了修文縣供電局的資助,妹妹張志清大專畢業后有了工作。一家人除了享受低保外,奶奶還在易地扶貧搬遷點的扶貧車間裡撿瓶蓋,每月有幾百塊錢的收入。孝順懂事的張志高利用周末做家教,除賺取生活費外,還為爺爺奶奶添置了躺椅、電熱毯、衣物等生活用品。

“小時候我睡在一間隻有一個過道,隻能放一個單人床,沒有窗戶的小黑屋裡,經常擔驚受怕。但是現在好了,新家干淨整潔,爺爺奶奶都很高興。”張志高在信中寫到。

張志高還在感謝信裡提到,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解決了很多貧困戶的住房問題,而且后續工作也逐步完善,如“就業、教育、醫療、低保”等幫扶政策的落實,讓她們真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2017年以來,修文縣全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87戶1450人,其中2017年102戶375人,2018年285戶1075人,項目總投資14255.87萬元,建筑總面積54595.32平方米,新建住房387套,配件配套建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學校、扶貧車間、便民超市、醫務室、警衛室、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文化活動室等。

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致富,修文縣深入開展“共筑行動”,全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個體系建設,做好服務、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發展,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和認同感。

2019年初,修文縣在全縣開展“情系搬遷群眾,共建美好家園”愛心募捐活動,籌集愛心資金420余萬元,為搬遷群眾添置沙發、電視、床鋪、電磁爐等用品,解決搬遷群眾的生活難題。這些,張志高和家人都看在眼裡。

“在這裡居住到處干干淨淨的,生活又方便,志高剛開始還擔心我在這裡生活不習慣,現在我反而不想回老家去了。”奶奶對著鏡頭說出自己的真心話。

“從看房子、拿鑰匙、搬進來,每個過程我們都很感動。我想感恩的不僅僅是政策,還有各位領導的辛勞付出,我感受到扶貧工作的艱辛,除了政策的貫徹難度,還有群眾工作的繁瑣以及太多的不理解。”談及寫這封信的初衷,張志高說,“扶貧干部的艱辛和不易我們平時都看在眼裡、記在心中,我在學校時就醞釀著寫這封感謝信,希望能夠溫暖他們的心。”

“作為基層工作者,在扶貧路上也遇到很多不理解不支持工作的群眾,期間也受了不少委屈,有時我甚至想過放棄,”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工作了一年多的劉開仙說,“收到這封信,心裡感到十分欣慰,也很有成就感,付出的辛勞得到群眾認可,這封信給了我工作前進的動力和精神支柱,這就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劉開仙接著說道。( 李 芸 林永梅)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貴州新聞推薦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