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作者:本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8版) 本報西安11月16日電(記者張哲浩、楊永林)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盧建軍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盧建軍,男,196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1984年8月參加工作,北京郵電學院無線電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授。…
“袖珍學校”裡的“麻雀課” 講述人:揚州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師 程雯曦 作者:《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7版) 在祖國的偏遠山區,有很多不足100人的“袖珍學校”,它們是全國教育體系的神經末梢,是教育扶貧的“最后一公裡”。我們支教團的任務就是盡力為這裡的孩子們提供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逾八成網友支持美育以適當分值納入中考 作者:《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7版) 10月24日至10月31日,光明智庫通過社交平台發放電子問卷,對“美育納入中考”展開微調查。此次調查收到來自30個省(區、市)的11603份有效問卷,覆蓋學生、教師、家長等群體。…
美育如何教,又該怎樣考 作者:《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7版) 編者按 “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其中有如上表述。…
“十不得”當成為導師學生關系新轉折點 作者:張筠《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7日 02版) 近日,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准則》(以下簡稱《准則》),從堅持思想引領、規范參與招生、把關學位論文質量、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等8個方面提出要求,明確了導師指導行為“十不得”。《准則》一出台,便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不少網友拍手稱快,也有一些網友謹慎樂觀,認為《准則》出台畢竟只是畫起了紅線,這與根治導師失德失范行為之間還有一段距離。…
推進新時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設引領青少年健康成長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堅持立根鑄魂、價值引領、實踐育人,扎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項工作。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鮮明價值取向、養成良好品德,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貴陽市白雲區多部門聯合 推進校園陽光餐飲建設 本報訊 11月13日,記者從白雲區獲悉,為提升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區市場監管局、區教育局等多部門聯合推進校園陽光餐飲建設,截至目前,已有51所學校接入全市“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 據了解,“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是全市進一步改革創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方式,積極推進校園食品安全及明廚亮灶信息化建設工作,以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等為主要手段,搭建的學校食堂明廚亮灶暨視頻監控集中管理系統,是推進校園陽光餐飲建設,借助科技手段創新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方式,構建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
后疫情時代中澳教育 合作仍有很大潛力 作者:本報記者 王傳軍《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6日 12版) 澳大利亞“八校聯盟”11日發表聲明,批評澳參議院拒絕接受該聯盟提出的有關“外交關系法案”的修正意見,認為法案將對澳大利亞大學的全球聲譽造成影響。澳政府早前提出了“外交關系法案”,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明確指出聯邦政府將對包括高校在內的諸多機構與外國政府簽署的合作協議進行審查,並保留否決的權力。…
財經類院校新文科怎麼建 作者: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徐曉陽《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6日 08版) 日前,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主辦的新文科建設工作會議在山東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等13個部門正式啟動“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要求全面推進新文科建設之后,一些高校已經積極發力新文科建設,相關舉措逐漸落地。…
文明已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作者:本報記者 安勝藍《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6日 04版) 廣大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偉大夢想的承擔者、圓夢人。建設文明校園,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激發青少年的使命感、責任感,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而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
非學歷高等教育要找准自身定位 作者:熊丙奇《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6日 02版) 近日,北京市教委發布意見,要求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不得單獨使用“大學”“學院”字樣,而要明確加上“專修”“研修”等限定詞。 所謂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是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和個人,面向社會舉辦的教學內容屬於高等教育層次,但不具備頒發國家承認學歷証書資質的學校。…
貴州民族大學:搶抓新發展機遇 推動高質量發展 “要在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自覺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學校第二次黨代會既定的目標任務緊密結合起來,搶抓新發展機遇,推動全校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在貴州民族大學近日舉行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會上,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褚光榮如是說。…
鎮遠縣“青驕第二課堂”推進毒品預防教育 本報訊 (記者 龍蓓)為做好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數字化平台的推廣和應用,深入推進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作,鎮遠縣禁毒教育宣傳服務中心聯合縣教育和科技局,組織全縣12個鄉鎮學校禁毒管理員老師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全面開展“青驕第二課堂”業務培訓和注冊學習工作。 截至目前,全縣小學五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含中職)共48所學校接入率達100%,完成注冊學生18881人,學生注冊率達100%,課時完成率達100%。…
研究生導師如何言傳身教?教育部劃定行為准則 本報記者 張蓋倫 11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於近日印發了《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准則》(以下簡稱《准則》)。《准則》根據研究生教育特點,對導師指導行為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基本規范。…
為了教學 這個學院買了一架波音飛機 本報記者 王延斌 10月11日,山東交通職業學院迎來了2020級大學生。每當經過山東交通職業學院時,人們總會習慣性地往裡看一眼,在正對門口的廣場上,停放著一架“寬寬胖胖”的波音737-500民航客機。…
家長批改作業背后的角色錯位不容忽視 王 爍 10月26日,太原市教育局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減負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以及給家長布置打掃教室衛生、點贊轉發各類信息等“附加題”。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家長用“建議全國推廣”“終於放過我們了”等言論表達對此項規定的支持。…
用5G技術助推“制造強國” 編者按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5G已成世界數字經濟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領域。世界5G大會,繼首屆在北京成功舉辦后,今年移師廣州,將圍繞“5G賦能 共享共贏”主題,深入探討如何推動5G融入百業,鏈接萬物,惠及大眾,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賦能。…
國家科技獎講堂走進校園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垠)11月11日,國家科技獎講堂在北京大學舉行。講堂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主題,邀請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院士,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周琪院士,第五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詹啟敏院士開講。…
安順學院: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性應用型大學 11月9日,安順學院第三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傳出喜訊:學校向著建成特色鮮明、品質卓越、服務地方的應用型大學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 安順學院第三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教育教學質量持續提升 2019年,安順學院獲批酒店管理、測繪工程2個本科專業。…
第二屆貴州省高校師生文化創意大賽圓滿落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登成 日前,歷時5個多月的第二屆貴州省高校師生文化創意大賽終審決賽圓滿落幕。經評定,來自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歸去來兮——漆語系列》、貴州師范大學《“黔苗錦繡”文創產品設計》、貴州職業技術學院《黔銀故事》三組作品分獲教師組冠亞季軍﹔貴州師范學院《六盤水南開苗族跳水節》、貴州師范學院《有余》、貴州民族大學《年年有魚》三組作品分獲學生組冠亞季軍。…
蘇州市吳江區教育幫扶印江結碩果 通訊員 任敬偉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雨 建立省級名園長工作室1個,省級鄉村名師工作室8個,市級名班主任工作室6人,市級名教師工作室6個,市級以上骨干教師159人,縣級骨干教師368人,縣管專家7人﹔ 教學科研成功結題省級5個、市級40個,獲得市級優質課競賽一等獎9個、二等獎13個、三等獎4個,省級優質課競賽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教育幫扶,教師隊伍素質迅速提升,涌現了一大批名師名園長和骨干教師。這些名師有效帶動了17個鄉鎮(街道)教育教學成績的整體提升,加快解決了印江孩子“上好學”的問題。…
消防安全進校園 11月6日,畢節市黔西縣消防救援支隊走進黔西縣金碧鎮紫藤花幼兒園,開展消防安全進校園活動,為小朋友們講解消防安全知識並組織疏散逃生演練,指導老師們應用滅火器,提高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 周訓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穎羿 攝。…
心靈與體魄的有趣課堂不能缺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詩雨 “音樂!音樂!”安順市黃果樹旅游區白水鎮把路小學的音樂課前,音樂教師梁定細總會在走廊就聽見孩子們的歡呼聲,當她走進教室,一聲“耶”扑耳而來,這是山裡孩子對音樂課的期待與熱愛﹔ “數字抱團游戲開始!”在仁懷市第六中學,體育教師張國余用數學小游戲進行課前熱身運動,他的“三有課堂”(有趣、有味、有效)是讓學生愛上體育課的“秘訣”,在張國余的課上,學生們總能體會到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 心靈與體魄的有趣課堂不能缺。近年來,貴州省深入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學目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特別是在貴州山區學校裡,各類美育體育課程正扎實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