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垠)11月11日,國家科技獎講堂在北京大學舉行。講堂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主題,邀請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院士,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者周琪院士,第五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委員詹啟敏院士開講。
聚焦《搞基礎研究要立志獻身有恆,要寧靜以致遠》主題,作為北京大學老校友,曾慶存講述了當年應國家需要從物理專業轉投大氣專業的經歷。他表示,“學以致用”是中國千百年的文化傳統,沒有無用的科學,基礎研究也要以國家需求、人民需要為導向,否則就是無源之水。從事科研工作,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心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決心和獻身科學、保持專注的恆心毅力,淡泊名利、潛心研究,才能做好科研、干出實事。
“國家科技獎講堂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於2012年度設立,致力於打造介紹獲獎項目、開展科普宣傳的互動交流平台,一般在每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期間舉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高洪善介紹,為弘揚科學家精神,充分發揮先鋒模范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和鼓勵青年人才勇攀科技高峰,嘗試國家科技獎講堂進校園活動,希望為加強高校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注入活力。
北京大學副校長黃如院士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廣大師生要學習、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科學家精神,在“投身科學、探索真理、報效祖國”征途中,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肩負起新的時代使命。
周琪的報告主題為《堅定科研自信,建設創新國家》,從當今復雜的國際形勢出發,強調科研工作者應當把握好我國“科技強國”發展戰略的機遇期,重視從“0到1”的基礎研究,搶佔發展先機。他指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不僅體現在人才、設備、經費和平台,還體現在國家意志和家國情懷,鼓勵青年學子向曾慶存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學習,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周琪還以生物技術為例,闡述了科技創新對人民生活、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呼吁廣大學子積極投身於我國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工作中去。
詹啟敏帶來了《科技創新與健康中國》的主題報告,結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全球帶來的挑戰和機遇,他表示當今是中國健康事業發展的最佳歷史機遇期,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詹啟敏指出,當前我國健康事業發展的挑戰在於醫學創新能力不足,而科技創新和學科交叉在醫學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還鼓勵青年科研工作者樹立文化自信、專注科研事業,敢想敢干,勇於創新。
據悉,國家科技獎講堂進校園活動受到廣大師生積極響應和熱烈歡迎,今后國家科技獎將繼續探索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挖掘和發揮國家科技獎表彰先進成果、遴選優秀人才的平台優勢和資源優勢,聚焦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邀請更多具有科學家精神的代表人物開講,廣泛宣傳科技工作者勇於探索、獻身科學的生動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