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安雙創生態示范基地揭牌運營 本報訊 (記者 楊唯)11月11日,由貴陽高新區、貴州師范大學共建的“貴安雙創生態示范基地”正式揭牌運營。標志著貴安新區和貴陽高新區融合發展進一步邁出實質性步伐,對雙方整合雙創資源、優化雙創生態,孵化培育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質量評價,江蘇高校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本報記者 金 鳳 對於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科研管理服務和實驗技術的科研人員,評價考核標准各異﹔對於科研成果的評價,不得將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績效工資分配、獎勵挂鉤。江蘇省教育廳10月下旬出台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科研評價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於科研人員、科研創新平台和創新群體、科研項目、科研成果進行分類評價,在減少評審項目數量、改進評價機制、減輕科研人員負擔等領域嘗試改革。…
校園文化“四重奏”如何聲聲入耳 作者: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劉志剛《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2日 08版) “應用型大學更要重視文化建設。”當說起校園文化這個話題,常熟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朱士中總是這麼強調,“這既源於學校從建校以來的發展實踐,又是一代代師生作為建設參與者的切身感悟。…
地方性書展如何脫穎而出 作者:本報記者 曾毅 本報通訊員 干杉杉《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2日 07版) 從早上九點開館到晚上五點閉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的人流絡繹不絕,場館裡的收銀台嘀嘀作響,基本沒有停下來的時候。11月8日,經歷了3天的“沸騰”,第六屆浙江書展在寧波落幕。…
貴州商學院紀委: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持續放大震懾效果 “一開始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自認為不是主動要求承建單位宴請就不是什麼大問題。直到學院紀委找我談話,我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這也暴露出自身在思想覺悟上存在嚴重不足……”近日,貴州商學院組織召開“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會,該校一名受處分的黨員干部在會上深刻檢討道。…
桐梓婁山關小學:紅色文化運動會 狹路相逢勇者勝 日前,貴州省桐梓縣婁山關街道婁山關小學舉行“紅色運動憶長征 基因傳承育新人”為主題的第三屆紅色文化主題運動會,讓學生學習紅色革命傳統文化,接受紅色教育,不斷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展現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 本屆運動會設有特色項目6個,投擲“手榴彈”、運送“傷員”、運送“軍糧”等,旨在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紅色文化,學習紅軍 “越是艱險越向前”的英雄氣概,弘揚“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婁山關戰役精神。…
貴師大貴安附屬幼兒園 開展消防知識培訓 本報訊 日前,貴州師范大學貴安附屬幼兒園邀請貴州省政安消防知識宣傳服務中心的專業人員給全體教職工進行校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 “幼兒園的樓梯、通道、安全出口是火災發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是每個老師必須了解和熟悉的路線。…
貴安特巡警攜手高校 共建平安校園 本報訊 連日來,貴安新區公安局大學城警務區特(巡)警工作隊主動作為,積極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切實做好校園安全工作。 在貴州財經大學,貴安新區公安局大學城警務區特(巡)警工作隊對保安值班室內消防安全、上牆制度、校園安防措施開展排查,重點檢查安保力量是否履職、安防器材配備、門衛進出登記台賬、重點部位巡查、視頻監控值守等“人防、物防、技防”落實情況。…
在書香中浸潤 在學習中提升 陳剛楊芳 11月5日,位於烏江河畔的思南縣許家壩鎮稅務教育實踐基地“兩如樓”,坐滿了一群神情專注的稅務干部這裡正在舉行“稅月銅聲”讀書會。 傾聽、思考、分享,在讀書會上,稅務干部紛紛結合工作暢談自己的感受。…
打擊校園暴力和網絡欺凌人人有責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消息 據聯合國網站,今年的11月5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為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發表致辭,希望這個國際日成為在世界范圍提高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問題認識的重大契機,讓人們認識到這一危害的規模以及盡快得到終止的必要性。…
家長群變“壓力群”“夸夸群”,到底誰之過? ■ 新華社記者 舒靜 鄭天虹 駱飛 柯高陽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日前,江蘇某家長的一句心聲,激發了很多家長的強烈共鳴。原本為幫助孩子成長、加強學校與家庭溝通而設置的學校家長群,演變成“壓力群”“夸夸群”,到底是誰的責任?背后折射了教育領域哪些深層矛盾? 家長吐槽:家長群壓力多多 記者調查發現,家長對家長群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四重壓力上: ——第一重:群多、信息多、回復多、點名多,很多人覺得學校家長群比職場工作群還令人緊張。…
教師職務評聘的焦慮源自何處 作者:張筠《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11日 15版) 近日,某中學教師爆料親歷教師職稱評選不公的視頻引發關注。事后,涉事學校所在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回應稱,此次職稱評選有據可依,正深入調查。…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1日 第 07 版) 學生從過去的500余名增加到如今的4179名,沈陽市沈河區文藝路第二小學東校區用幾年時間,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從面臨生源逐年流失困境的薄弱校,逐步發展成為百姓心中的好學校。這一切,源於以集團化辦學為主要抓手的辦學模式改革。…
貞豐縣魯容鄉:縱深推進教育扶貧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近年來,貞豐縣魯容鄉多措並舉,持續深入推進教育扶貧工作,從根本上幫助貧困群眾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日前,魯容鄉2020年 “同心助學子 聚力中國夢”暖心助學活動在鄉初級中學舉行,為今年魯容籍學生第一二批本科院校錄取學生發放助學金。…
貴陽中天北京小學總校長唐潔:樂做學生幸福人生奠基人 從畢業留校任教到擔任團省委處級干部,在對工作已然嫻熟,前景可期之時,她卻毅然轉身,放棄“鐵飯碗”,卸下一身光環,選擇投身民辦教育事業。近幾年,她又開啟了創辦國際化學校的新征程。…
遵義匯川區上海路街道多媒體消防教育新體驗 本報訊 (通訊員 王遵鬆)匯川區上海路街道依托長征社區消防體驗館,創新形式宣傳消防安全知識,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識。 長征社區消防體驗館於2019年7月投入使用,是一個集直傳性、教育性、觀賞性、趣味性、科學性為一體的專業消防教育基地。…
遵義借力互聯網加速教育教學改革 本報訊 (記者 謝國歡)今年8月,遵義市獲批教育部“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簡稱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為推進實驗區建設,遵義將加速教育信息化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建成黔川渝結合部教育科創中心,並擬於2023年基本建成教育大資源公共服務體系。…
家庭教育新趨勢 讓孩子看到成長的意義 人民網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郝孟佳)“面對當前環境的變與不變,如何讓雲端的孩子擁有美好童年?”第十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峰論壇7日在北京舉行,旨在幫助家長開啟家庭教育大門,讓孩子看到成長的意義,擁有更美好的童年。 上海市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雄認為,家庭教育正在面臨新挑戰,00后是第一代網絡原住民,父母需要接受這一代孩子的新特點。…
探索中國特色工程教育模式 推動新工科建設再出發 人民網長沙11月9日電(記者 孫競)近年來,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規模快速增長,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工程教育“三分天下有其一”,地位舉足輕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新變化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新工科建設如何再深化再拓展? 在8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高等工程教育主論壇上,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聚焦新形勢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發展展開探討。…
陳寶生:為人人皆可成才盡展其才創造條件 努力推動技能中國建設 人民網濰坊11月9日電 (記者 何淼)2020年職業教育活動周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開幕式於8日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活動並講話,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家義出席。…
加強大學生幸福能力培養(新論)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0日 第 10 版) 近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可以說,“幸福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
貴州省高校軍事理論課 骨干教師培訓班在貴安開班 本報訊 11月7日,2020年貴州省高校軍事理論課骨干教師培訓班在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貴州師范大學開班。 培訓班由貴州省教育廳主辦、貴州師范大學承辦,來自全省70余所普通高校的700余名軍事理論課骨干教師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參加培訓。…
200余名師生本周五 比拼汽車維修技能 本報訊 11月8日,記者從貴陽市交通學校(貴陽市交通技工學校)獲悉,2020年貴陽市職業院校(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交通運輸類·汽車運用與維修項比賽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舉行。 據了解,該比賽由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貴陽市交通學校(貴陽市交通技工學校)等單位承辦。…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緊扣一品助強一業 今年,從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童國森與三個校友一起,成立貴州錦繡黔程非遺文創有限公司,開啟了創業之路。“公司10月底注冊成立,現在正准備多做些樣品開發市場。…
兩地攜手 助學圓夢 通訊員 鄭婕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是幸福的一代。從偏僻的小山村搬到了有寬闊的馬路、干淨的廣場和職工活動中心、工會愛心超市、職工書屋的高樓,工會‘春送崗位、夏送清涼、金秋助學、冬送溫暖’幫助了我家,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金秋助學”為困難職工家庭紓困解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金艾 通訊員 黃茜 家住盤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金秋社區的畢昌勝,今年以優異的高考成績被中國礦業大學錄取,如今在學校安心學習的他滿心感激:“是工會解決了我的后顧之憂,我要好好學習,今后回饋社會。” 畢昌勝家是金秋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2020年貴州工會“金秋助學”活動幫扶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