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松桃苗族自治县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突出政治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持续加强纪律建设,推进专项治理,坚定不移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铿锵步伐,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2019年,据贵州省民意调查显示,该县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满意度为90.5%,同比增长5.48个百分点。
始终扛牢政治责任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理论武装作为经验纪检监察干部践行“两个维护”的“必修课”,淬炼纪检监察干部党性。
加强学习并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在贵州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等方面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两个维护”贯彻于监督检查始终。组织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形势政策教育3次及研讨2次,对9个单位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梳理问题52个督促整改。督促各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问责落实主体责任不力党员干部63人,立案审查13人。深入调查研究,明确30个调研课题,召开调研交流会,收集问题和意见或建议26条,查找问题67个、提出意见建议49条,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落实,牵头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梳理问题清单63个并整改完成。
深入开展政治巡察,积极探索联动机制。组织开展3轮巡察工作,对265个党组织开展巡察,已完成巡察115个单位,正在对150个单位开展巡察,向被巡察单位反馈问题594个,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80条,发现问题线索86件。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办理留置案9件9人,移送司法机关7件7人……”
2019年,一系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干部接受审查调查,释放出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强烈信号。
该县纪委监委突出减存量遏增量,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违纪违法问题严肃处理,加快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立电子数据实验室,运用“大科技”“大数据”,让审查调查插上“科技翅膀”,推进审查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
2019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322件。运用“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793件(次),立案300件310人,其中乡科级干部39件40人;结案305件,党纪政务处分313人;办理留置案9件9人,移送司法机关7件7人。
坚持以案促改,做好查办案件“下半篇文章”,推动建立健全制度规范,通过精准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织密制度“笼子”。
发挥综合效应,促进形成良好氛围,筑牢不想腐的堤坝。运用典型案例,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警示教育、对27乡镇(街道)开展2轮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巡回展、开展“百案大整改”、制作专题片《董事长的没落》及党员干部旁听庭审,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警示效果。2019年,组织814个党支部及县外3万余人接受教育,对133个典型案例开展“一案一整改”,召开党支部会议或干部大会、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151场次,发放忏悔书或检讨书130份,公开处分决定书123份、案情129次,制作纪律检查书(监察建议建议书)30份。
在高压惩治震慑和党性教育感召下,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人数大幅增加,30余人主动投案并上交赃款83万余元,充分彰显“三不”叠加效应。
紧盯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一以贯之惩治民生领域“微腐败”“微权力”及“四风”问题,上下联动,织密民生“监督网”,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不断厚植群众基础,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厉惩治“蝇贪”“蚁腐”,确保惠民政策落地生根。把监督检查与“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百名纪检监察干部访百村进千家”及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聚焦易地扶贫搬迁、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农村公路建设、危房改造等扶贫领域专项监察,采用“1+7”及县纪委监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委(纪工委)“三级督查”机制。共发现问题119个,立案276件293人,问责科级干部199人,查处乡村“六小长”123人。
聚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与政法部门建立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互移、集中研判机制,共摸排线索5012人次,受理涉黑涉恶问题线索140件,办结135件。治理“行业乱象”党纪政务立案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3人。查处涉黑涉恶“保护伞”1件1人、腐败问题1件1人,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不力、失职失责立案3件7人,诫勉谈话4人,通报批评11人。
驰而不息抓“四风”正风肃纪
“言必信,行必果。”该县纪委监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以上率下,咬住作风建设不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决心和韧劲,驰而不息抓住重要节点正风肃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明政策“底线”和纪律“红线”。
切实加强常规督查,形成长效机制,走常态化管理之路。2019年,共对178个单位开展“两个责任”约谈21761人次,其中处级干部88人次,科级干部1787人次。
严防节假日“四风”问题抬头,对隐形“四风”问题东躲西藏,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或玩起“障眼法”、打起“游击战”,成立明察暗访组,深入机关、景区、商场、山庄、酒店等场所,483次督查违规公款吃喝、违规使用公务用车或“私车公养”、违规操办酒席、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旅游等方面违纪违规问题,严肃整治“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腐败”。
2019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14个,党纪政务处分23人;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63人,党政纪处分14 人;查处3起违规操办酒席问题,通报参与违规酒席吃请48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3个,党纪政务处分13人;整治“三公经费”清退186.54万元,有力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善向好。
深入开展“茅台酒乱象”专项整治,查处问题2个,党纪政务处分2人。开展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豪华“活人墓”问题专项整治,暂未发现问题。
事实证明,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必须横下一条心,在防松懈、防变通、防回潮上狠下功夫。
让“打铁的人”成为“铁打的人”
“己不正,焉能正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自身过硬,监督执纪才有底气……”
以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年为契机,围绕政治、能力、作风等方面加强建设,让“打铁的人”成为“铁打的人”。
制定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对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全覆盖培训,实现改革“形”与“神”的融合,不断提升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
积极创新学习手段,改变以往“灌输式”为“点菜式”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自办培训班+‘三会一课’”等模式“蓄能充电”,采用辅导讲座、观看专题片、经验交流、党性教育、轮岗锻炼、能力“大比武”等形式,对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有的放矢强化学习并测试,检验学习培训效果。2019年,共举办2期培训班,全县169名纪检监察干部实现能力培训全覆盖,选派103名干部参加调训24期、7名干部到省市纪委监委学习锻炼等,提高了实战素质与履职能力。
坚持严管厚爱,增强干部活力。经常打扫庭院、清理门户,严防“灯下黑”,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早打针,持续保持纪检监察队伍肌体健康。2019年,共走访慰问退休干部、退役军人及家属等52人,表彰“新时代最美纪检监察干部”11人、“新时代廉洁和谐家庭”6户,县纪委监委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7名纪检监察干部分别被省市纪委监委表彰,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唐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