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披綠被 群眾鼓錢袋

——印江纏溪鎮依托生態優勢做強特色產業

2021年04月21日08:32  來源:貴州日報
 

近年來,印江自治縣纏溪鎮依托地理條件和生態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逐步形成茶葉、食用菌、中蜂養殖3個主導產業和經果林、林下養殖、畜牧水產養殖3個特色產業,走出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發展路子。

“養牛為耕田、養豬為過年”曾是纏溪鎮周家灣村民農業產業自給自足的真實寫照。過去,該村7個村民小組,276戶1000余人居住山林中,以傳統種養為生,祖祖輩輩守著青山綠水過窮日子。

2017年,該村搶抓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和新一輪退耕還林等政策機遇,成立村集體經濟專業合作社,把荒地集中流轉到合作社,發展200余畝紅香柚、200余畝茶葉等特色產業。

有產業作支撐,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足,群眾持續增收有保障。去年,紅香柚產量5萬多斤、蜂蜜產量700斤、茶葉300斤,村集體經濟積蓄從零突破10萬元。

“既要讓荒山蓋上綠被子,又要讓群眾鼓起錢袋子。”印江自治縣委常委、纏溪鎮黨委書記周剛介紹,纏溪鎮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產業發展全過程,促進群眾持續增收。

走進纏溪鎮周家坳村,林蔭蒼翠、野花繁盛,蜂箱整齊排列,蜜蜂“嗡嗡”作響。2016年以來,村民張明生在脫貧攻堅政策幫助下,發展林下養蜂。如今,“甜蜜產業”從最初的4箱發展到160箱,4年收入20多萬元,一家人告別貧困,過上新生活。

纏溪鎮發展林蜂產業的同時,積極爭取貴州科學院技術支持,大力發展林下仿野生菌栽培,建立野生菌保護和培育基地1.2萬余畝,帶動全鎮14個村發展以紅托竹蓀、羊肚菌、杏鮑菇、大球蓋菇等品種為主的仿野生菌550畝,培育專業菌農42戶,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如今,林下生態產業已成為纏溪鎮產業發展一大特色。林下養蜂、林下種菌等綠色產業,成為纏溪群眾增收致富的新亮點,綠水青山正釋放出源源不斷的生態紅利惠及於民。

“沒想到賣得這麼快!產品好,銷路暢,產業發展就有‘定心丸’。”4月9日,纏溪鎮舉辦首屆農產品推介會,讓下鋪子村黨支部書記吳偉收獲滿滿信心。

“搭建推介平台,就是推動實現企企聯姻、產業聯盟、村企聯合、產銷互旺。”纏溪鎮鎮長任廷富介紹,推介會上,纏溪鎮有4家專業合作社與4家公司簽訂購銷合同或合作協議,涉及茶葉訂單金額498萬元、蜜蜂產品8000斤、林下仿野生菌產品1萬斤。

“組織形式”是產業發展中的一劑重要粘合劑,有效的“組織形式”是推進產業鏈條式發展的關鍵。近年來,纏溪鎮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採取“強村帶弱村”方式,改變以往單打獨斗局面,形成抱團發展、互利共贏發展格局。

目前,纏溪鎮通過創新組織形式,培育家庭養殖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45個,帶動發展茶葉近1萬畝、中蜂養殖3000余桶、食用菌100萬棒和14個林下仿野生菌栽培村、經果林2600余畝、水產養殖200余畝、高山冷涼蔬菜800余畝。(左禹華)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