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江网消息 “坑挖好后先撒石灰,撒均匀量不能太多;然后铺盖树叶,以看不到底下的土为宜;现在开始铺木材,尽量铺紧看不到缝隙,有缝隙的地方用泥土填满填紧;现在是摆菌种,一棒菌棒分成16份,从中间分,摆的距离大概10到15厘米左右,然后撒麦麸……”
近日,笔者在缠溪镇冷水溪村一片树林里看到,30余名群众正在削木材、挖坑、撒石灰、铺树叶、填土、摆菌种、撒麦麸,大家分工有序地做着手里的活,不时传出欢声笑语,技术人员还不时地现场进行栽培技术指导。
今年初,印江县缠溪镇冷水溪村依托贵州科学院技术、资金扶持,在自家林下探索发展起了食用菌栽培,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增收渠道。
冷水溪村位于缠溪镇东南部,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以上,山高坡陡,林地多耕地少,生态资源比较丰富。贵州科学院派驻缠溪镇技术指导员王万坤告诉记者,贵州科学院经过前期考察后,发现该村适合栽培林下食用菌,决定以该村为试点,林下栽培食用菌,并建成该院农业产业教学基地。
贵州科学院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部分资金扶持,同时对接联系相关企业和合作社解决食用菌品种需求,而当地政府负责部分产业基地、剩余资金、劳动力以及后期的采收管理。
“我们上门与农户一家一户地做思想工作,大家都非常支持我们发展这个冬荪产业,为什么支持呢?因为在家的农户可以就近务工,可以带动很多人的收入。”据了解,由于是食用菌栽培试点,涉及到林地的使用,今年无林地使用补偿,为此,经过村干部上门讲解后,才打消了村民们心中的忧虑,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
“到我们这里来搞林下菌种栽培,我们冷水溪村民很支持、很满意,现在是栽培期,能不能成功还不敢肯定,如果成功了我们有大量的土地来发展,以后对我们这个地方的产业就有很大的帮助。”朱廷军是该村的村民,最近他每天都来到基地务工,老人家在周围有30余亩的林地,对于村里发展林下食用菌,他打心里高兴。
冷水溪村村支书敖阳表示,该村计划先发展冬荪作为尝试,如果在年底时发展前景可观,后续将再引进9个品种向群众大规模推广林下栽培,以农户自己栽培为主,鼓励村民在自家林地栽培食用菌,由贵州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扶持,群众自己种植自己享有。
今年,冷水溪村计划利用1000亩林地发展冬荪,其中100亩作为林下栽培,900亩作为保育,目前已种植10余亩。(印江融媒体中心 闻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