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乡村教师刘秀祥:昔日背母求学 今日山区助学
“让我比较欣慰的就是我所带学生皆健康成长,每个人都在认真求学。”昔日那个“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少年刘秀祥如期归来,在三尺讲台上立德树人,成为了一名归乡反哺乡村教育的人民教师。
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的副校长,9年时间,他通过“助学走乡村行动”四处奔走劝学、助学,让1800多位孩子重返校园,对接资金超千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700余人,筑起了望谟县孩子们的求学梦。
少年求学多不易 雏壮既成反哺来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刘秀祥4岁时其父因病去世,哥姐相继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受创,患上间隙性精神疾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对少年刘秀祥来说,生活的常态就是苦涩。靠捡废品、打零工维持自己与母亲的基本生活,没钱租房的日子不仅住过草棚甚至还把猪圈当家。
艰难的求学生涯,母亲一直是他坚持的动力。有时母亲犯病,乱摔东西乱打人,别人拦都拦不住,只有刘秀祥才能让母亲安静下来。但是,被病魔折磨得神志不清的母亲却从未伤害过他。
正是这份血浓于水的母子情深,让刘秀祥和母亲互不抛弃,他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现状,“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在我看来,是母亲成就了我,如果没有母亲,我肯定也不会这么坚强。”
2008年,刘秀祥考入山东临沂师范学院,放心不下母亲的他,决定带母亲远赴山东求学。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还要一边照顾母亲,当他能自给自足的时候,他还不忘旧时共患难的情谊,资助了曾经一起捡废品的3个小伙伴上学读书。
大学毕业的刘秀祥放弃了省外的高薪工作,毅然带着母亲回乡当了特岗教师。从此,他成为了学生的温暖“守梦人”,除了照顾母亲外,刘秀祥把剩下的时间和收入都投入到了学生身上。
助学之路多艰辛 乡村学子把梦圆
“山区的孩子,一样拥有更好的未来。”当时的望谟县一度是国家级的深度贫困县,积贫积弱的现状导致了教育困顿,学生自卑厌学,徘徊在辍学的边缘。当时,把正处在家庭困境和思想困境中的孩子唤回校园,成了刘秀祥想做的第一件事。
从2012年至今,刘秀祥的足迹遍布望谟县所有村庄,挨家挨户的家访让他骑坏了八辆摩托车。与此同时,他还发起了“助学走乡村”行动以自己的演讲为学生争取资助资源,联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
“全国巡回公益励志演讲近2000场次,累计听众超过百万人,共牵线一对一资助贫困学生近2700多人,资助金额超过1000万元,受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并继续得到资助。”从返乡至今,刘秀祥共当了8个班的班主任。
“望谟县本科录取人数从2012年的70人,到2020年1200多人。有近半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返乡,成为望谟的建设者。”刘秀祥所教学生395人,49人考上大专,346人考上大学。
在同学们心里,刘秀祥不是严肃的老师,更像一位亲切的哥哥、智慧的朋友,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祥哥”。
因家庭原因放弃高考外出打工的杨兴旺,在刘秀祥的不断开导下返校读书,顺利考生贵州民族大学;就读于实验高中的廖段写、罗春艳和王妹快,因家庭原因被迫外出务工,刘秀祥将她们劝导回来并联系爱心人士帮助她们;双胞胎姐妹王代分和王代美,父亲身有残疾,母亲一人支撑一家5口人的生活,刘秀祥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姐妹俩,又牵线爱心人士资助她们。姐妹俩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回乡,刘秀祥通过努力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通过教书育人,改变了双胞胎姐妹的命运,让她们也想回乡建设……
“我坚信读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继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刘秀祥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弟弟妹妹,用自己的力量影响着他们。(实习生 唐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