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傳承恩銘精神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心走實

2021年04月30日14:4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3月10日 荔波縣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
3月10日 荔波縣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

春日裡,前來鄧恩銘故居瞻仰學習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鄧恩銘出生於貴州荔波,是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16歲投身革命,1921年,他與其他12位中共一大代表一起,見証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時刻。1931年4月5日,在山東省濟南市緯八路侯家大院刑場從容就義,年僅30歲。

時光輾轉百年,如今的荔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徹底撕掉了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簽。而恩銘精神也在這片土地上血脈相承,成為新時代激發荔波干部群眾拼搏進取的不竭動力。

在鄧恩銘事跡展廳內,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件件泛黃的實物,一段段朴實的記錄,無不深深地感染著現場的每一位觀眾。“為了弘揚恩銘精神,我們永濟泉社區黨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群眾到鄧恩銘烈士故居及事跡展廳緬懷先烈,學習恩銘精神,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們要用恩銘精神、黨史學習教育來推動工作,更好地為百姓服務。”在參觀鄧恩銘故居時,荔波縣玉屏街道永濟泉社區黨支部書記王世菊說。

據鄧恩銘故居工作人員蒙鏡詩介紹說,今年以來,鄧恩銘故居累計接待觀眾3萬余人,講解100余場。特別是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故居觀眾接待量明顯增多,日均約300人次,最高達到600人次。故居還為預約10人以上的參觀團隊提供免費講解,包括貴州省內以及來自廣西、廣東、四川、山東、雲南、江蘇等地都有團隊到故居參觀,已經成為貴州南部重要的紅色文化傳播教育基地。

荔波縣充分發揮鄧恩銘故居、黎明關抗日遺址、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等紅色資源優勢,扎實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從革命先輩浴血奮戰、不怕犧牲的光榮歷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斗力量。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以來,荔波縣科學謀劃、精心組織,用好紅色資源,創新教育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心走實,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守正創新、銳意進取,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荔波建設新局面。

強化組織領導 明確工作職責

組織領導到位。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及縣委有關領導任副組長的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委宣傳部,負責黨史學習教育的組織協調和具體指導工作。

部署落實到位。3月10日,組織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傳達學習全省全州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全縣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工作。

機構組建到位。從縣直部門抽調思想政治覺悟高、責任心強的11名精干力量全脫產到縣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材料簡報組、宣傳宣講組、實踐活動組、督導聯絡組5個工作組,明確各組工作職責,推動學習教育有序有效開展。同時,全縣各鄉(鎮、街道)及縣直各部門均成立了相應工作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強化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細化工作舉措,為學習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統籌安排部署 全面推進落實

精心謀劃啟動,確保學習教育開好局起好步。中央和省州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召開后,縣委將謀劃學習教育提上工作重要日程、擺在重要位置。先后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會等,學習傳達中央、省州關於學習教育相關文件精神,印發《荔波縣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關於在全縣開展“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的實施方案》《荔波縣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工作安排》等,明確目標任務、時間步驟,細化21項具體任務清單。

率先垂范帶動,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縣委常委會率先垂范,縣委書記切實履行學習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親自謀劃、親自研究、親自推動,帶頭學講話、講黨課。縣委常委班子成員堅持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先學一步、學深一步,為全縣黨史學習教育當好“領頭雁”,立好 “風向標”。3月22日,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第一次集中學習會。在鄧恩銘烈士故居,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尹德俊帶領縣四家班子領導及縣法檢兩長一起重溫入黨誓詞。隨后,尹德俊以“為國犧牲殤是福,在山樗櫟壽嫌長”為題上專題黨課。目前,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縣委常委會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暨“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淨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集中學習5次。全縣四家班子、8個鄉(鎮、街道)及縣直各單位專題教育動員大會已全部召開完畢。

強化宣傳發動,提升學習教育氛圍。充分利用荔波新聞全方位、多角度宣傳各單位學習教育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播出 “黨史小常識”等。《追尋——紅色家書背后的故事》(誦讀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致父親家書)於4月8日在CCTV3首播。荔波傳媒客戶端發布文章3篇,天眼新聞發布文章3篇,新華社客戶端發布文章1篇,多彩貴州網發布文章3篇,人民網發布文章2篇,貴州電視台發布新聞2條,其中《“從小學黨史 永遠跟黨走”開學第一課》在貴州新聞聯播播出,黔南電視台發布新聞3條。

發揮特色優勢 提升學習質量

突出“三結合”學,提高學習教育質量。結合“教育培訓”融合學、“紅色資源”深入學、“主題黨日”生動學,採取中心組集中學習、恩銘講堂、脫貧攻堅夜校, “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紀念鄧恩銘誕辰120周年和個人聯系實際自學等形式,推動理論武裝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積極開展“雙語課堂”拓寬學習深度。組建1支“漢—瑤”雙語宣講隊,採取群眾會、院壩會等形式。目前,共開展雙語宣講120場次,覆蓋8個村83個村民小組5000余名群眾,分發雙語宣傳資料5000余本﹔縣四家班子帶頭瞻仰鄧恩銘故居,全縣65個企事業單位2308人先后到鄧恩銘故居開展革命教育,傳承紅色基因,感悟初心使命。各鄉(鎮、街道)、縣直各部門結合實際,分別到縣烈士陵園、黎明關抗日遺址、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等紅色陣地瞻仰革命遺址,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創新學習載體,豐富學習教育形式。開設“線上課堂”拓展學習廣度。線上,充分利用荔波數字鄉村服務平台和荔波黨建、荔波黨訊、荔波宣傳等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史學習教育測試、黨史故事會、黨史百年天天讀、學黨史等專欄,確保黨員干部隨時隨地學、時刻連線學。截至目前,微信公眾號專欄推送學習內容50余條。線下,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州委全會精神集中輪訓,與州縣處級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同步,縣處級領導干部、實職科級領導干部、駐村第一書記、村(社區)兩委干部1000余名參加。開辦“校園課堂”厚植愛黨愛國情懷。以“從小學黨史,永遠跟黨走”為主題,在全縣中小學開展紅色主題“開學第一課”活動,採取講述紅色故事、播放紅色視頻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了解黨史、學習黨史,緬懷革命先輩,領悟革命精神。全縣2331位教師、32568名學生參與紅色主題“開學第一課”活動。同時,荔波金話筒工作室開展以“鄧恩銘紅色精神系列主題演講”為主要內容,厚植青少年愛黨愛國情懷。目前,共舉辦9期,872人次參加。

發揮資源優勢,打造紅色文化陣地。以鄧恩銘事跡為主線,打造鄧恩銘故居、水浦恩銘故裡、黎明關抗日遺址、紅七軍板寨會師舊址等紅色文化陣地和9個研學線路。開發《品讀紅色經典牢記初心使命——從詩文解讀鄧恩銘的初心》《品讀紅色家書牢記初心使命——鄧恩銘家書解讀》等紅色精品課程,出版《鄧恩銘文集》《厚重荔波》《楊家騮將軍傳略》《蒙九齡烈士》等書籍,豐富學習教育內容。

注重學用轉化 拓展實踐成果

推行“4+”服務機制便民辦事。縣政務服務中心創新 “4+”服務機制(“手機+視頻”線上服務、“專窗+代辦”暖心服務、“預約+上門”全程服務、“上班+延時”綠色服務),“我為群眾辦實事”實現 “簡快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共為群眾辦理急、難、愁、盼事項1200余件。

創新推行“社區吹哨多方報到”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將城區域劃分為7個大網格、80個中網格、348個小網格,全縣83個機關企業事業單位、4500余名黨員干部到70個小區報到,推動城市基層治理各項工作。2021年來,共為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300余個。荔波縣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推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服務的基層治理舉措於4月8日被《焦點訪談》播報。

開展“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荔波”活動扮靚人居環境。2021年,聯動開展縣城區市容秩序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行動,鞏固國家衛生縣城成果。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共出動執法人員90人次,查扣亂停亂放車輛291輛,勸導佔道經營191起、亂貼亂挂47處。

當前,荔波縣廣大黨員干部正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努力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在一線學思踐悟、深學篤行,推動各項工作展現新面貌。(文/圖 潘成軍、蒙莎莎)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