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孩子們在制作草莓農場。 |
4月18日,一場以“我是垃圾魔法師·蚯蚓農場生成記”為主題的垃圾分類科普社群活動在貴陽鐵建城森林之光藝術中心開展,來自“光和社群”的小業主們在家長的陪伴下,一起學習和見証了一場關於廚余垃圾的“神奇魔法”。
據悉,自從全國多地正式開啟垃圾分類,很多人對各種垃圾的分屬仍然不太清楚。為了讓社區裡的孩子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垃圾分類,中國鐵建地產貴州公司在本次活動中邀請了朴自然網聯合創始人、朴門永續設計師羅運華(華子),帶著孩子們一起了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活動初始,一場趣味十足的破冰運動瞬間打破彼此之間的陌生,現場的氛圍變得歡快起來。華子老師用生動有趣的方式為小朋友進行了垃圾分類知識宣講,詳細科普了廚余垃圾分類和蚯蚓塔的制作方法,讓小朋友們了解了小蚯蚓的大技能。
在接下來便是實操環節,老師帶著孩子們親自制作蚯蚓塔,在准備好的塑料花盆裡放上鑽過孔的PVC圓管,用土將管子周圍捂實,往管子裡投放進廚余垃圾和小蚯蚓,蚯蚓塔便大功告成。小朋友們聚在一起耕作有機草莓農場,有機草莓的種植完全擺脫農藥化肥激素、要求更高的土壤空間,蚯蚓塔便是很好的成長環境。小朋友們或是與父母協力完成,或是自己獨立操作,亦或是跟小伙伴搭伙種植。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或許都在期待小草莓趕緊開花結果。
“從‘光和社群’后備箱集市節、守護雲山屯到探索濕地活動,再到此次垃圾分類課堂,每次活動我和孩子都不曾落下,孩子不僅學到了在校不曾了解的知識,還交到了新的朋友。”參與本次活動的孩子家長王女士說。大家紛紛表示,本次活動增強了業主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以生態種植的方式將綠色、環保觀念嵌入到孩子們的成長中,引導孩子去保護和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建立起更和諧的關系。
據悉,社區不僅要滿足住的剛性需求,更要實現與美好生活的觸碰。中國鐵建地產貴州公司洞察業主需求,並將此為基構建“光和社群”,通過積極營建社區新生態,傳遞活力向上的生活態度,讓每一位業主、每一個家庭都能深度參與到社區共建共治共享中,不斷提升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助力城市文化發展,為貴陽市“三感社區”建設貢獻力量。(中國鐵建地產貴州公司供稿供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