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軟實力賦能 民族傳統文化產業

2021年04月21日08:25  來源:貴州日報
 

■ 胡琨

高質量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產業,是當前鞏固貴州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賦能鄉村振興,實現新時代貴州“四新四化”發展目標的重要內容。

以政府為主導,協同高校、智庫及文化藝術系統相關單位共同編制地方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全面系統科學的厘清產業發展思路,明確目標、任務及舉措,為新時代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做好頂層設計、指明方向,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源動力。一是要正確看待民族傳統文化發展歷程,科學認識民族傳統文化與長征文化、三線文化間相輔相成、互為依靠、相得益彰的辯証關系,進一步豐富文化產業內涵。要暢通其銜接統一、相互融入的可行機制,進一步強化文化倍增效應,著力培育民族傳統文化與長征文化、三線文化等協同發力的文化產業新格局﹔二是要緊盯貴州“四新四化”發展目標,突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要求,彰顯文化傳承賦能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明確文化產業內涵、規范文化產業標准、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切實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著力打造服務貴州新時代發展的民族文化傳統產業新引擎﹔三是要堅定“文化塑魂”理念,實現民族傳統文化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的高度統一。既要強調文化自身屬性,以文化載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認同、理念認同、道路認同﹔也要注重文化產業屬性,積極主動的向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內涵深刻、形式多樣、受人喜愛的文化產品,不斷提高經濟價值﹔著力構建貴州新時代民族傳統文化產業新生態。

地方立法機構應將維護和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納入立法范疇,為推進民族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科學必要、公開透明的法律依據,進一步增強文化產業發展的必然性、規范性和強制性,為推進民族傳統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護力。一是要正確把握“根”與“葉”的關系。既要以法律的形式加大對相關領域、行業開展民族傳統文化發掘、保護的監督指導力度,呵護好產業之“根”,也要通過立法將各領域行業參與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為、結果納入監督執法范圍,以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培育好文化之“葉”﹔二是要科學統籌三個層級。有關立法應要嚴格依照國家層面的法律法規制定本地方的保護性條例,確保上下貫通,保持一致,切實維護法律權威和公信﹔也要認真保障上級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得以落實,確保前后銜接,貫穿延續,能夠推進民族傳統文化產業長期持續發展﹔還要充分結合地方實際,實現內外聯通,創新發展,推進地方民族傳統文化產業內涵發展、特色發展。

地方政府應協同各方力量建設地方民族傳統文化聯合研習平台,著力豐富拓展民族傳統文化人才培養渠道,以人才培養促產業升級,進一步增強其生存力。一是邀請地方非遺傳承人在高校建設貴州苗繡、馬尾繡、竹編等民族傳統文化工作室,通過將非遺項目導入專業課程、嵌入培養方案、融入學科發展等形式開展民族傳統文化普及與傳承工作,著力培養一批知曉民族傳統文化、熱愛民族傳統文化、掌握非遺技能的高素質專業人才二是設立民族傳統文化研習地方工作站,通過有計劃、有調度、有成果的傳統文化體驗、田野調查、實踐課程等形式開展地方民族傳統文化調研、挖掘及保護工作,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真實的溯源建庫工作,進一步研究整理其品類、淵源及現狀,為地方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提供可靠、詳實的基礎資料。

地方政府應邀請高校、智庫及文化藝術系統等機構共同設立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切實做好產業政策研究、做強產業項目研發,以文化研究促產業提質,以創新創意促產業增效,進一步增強其發展力。一是集中力量做好優質政策供給。集中協調高校及智庫研究力量,以國家、貴州“十四五”發展規劃為統攬,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牽引,以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指針,深入開展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政策研究,為高質量高標准推進以苗繡為代表的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壯大貴州地域特色文化產業,激發新時代貴州發展的新動能提供優質政策供給。二是統籌資源助力特色產業培育。統籌多方資源,研究制定以苗繡等民族傳統文化為核心要素的非遺體驗基地、非遺民宿、文創產品、民族歌舞劇、特色文化旅游、特色農產品等文化產業種子庫,著力孵化“有特色、有實力、有品位、有遠景”的民族傳統文化企業,著力構建“內涵實、外延廣、可拓展、可復制”的民族傳統文化產業鏈,以鄉土賦能、以鄉愁提質,以產業增效,扎實助力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高質量高標准推進。

地方政府應邀請國際國內各相關專業機構、媒體、非遺傳承人與藝術家、設計師參與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論壇,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發展的傳播力。以階段性、持續化、主題鮮明論壇的舉辦,對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如何傳承與創新”“民族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未來趨勢”等課題開展集中深入的對話、研討,一方面博採眾家之長、借鑒各方優秀經驗以力更好更快發展本土民族傳統文化,另一方面集中力量宣傳貴州、講好貴州故事、擴大貴州民族傳統文化影響力,以文化軟實力賦能貴州新發展。

(作者為貴州大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