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3月30日,瓮安縣人民政府網發布《瓮安近20萬畝歐標茶園春茶全面開採》,內容如下:
又是一年春來到,春茶嶺上嫩芽冒,採茶兒女歡聲笑,瓮安縣近20萬畝茶園全面開採。
在瓮安縣天順農業的茶園裡,漫山遍野的白茶芽頭萌動,採茶工人頭戴草帽、腰系小竹筐,穿梭在嫩綠的茶樹之間,雙手不停地忙著採摘春茶,有的採到興起時哼起小調,有的兩人一組、三人一隊在一起邊採茶邊聊天,一幅生機勃勃的採茶畫面。
“這幾年我們都在這裡採茶,公司的技術人員還給我們培訓怎樣採茶。”採茶工人羅光菊說。
採茶工人王家菊告訴記者,“我在這裡採茶,一天能掙到100塊錢左右。”
天順農業的茶園已開始大量採摘頭茬春茶,每天的用工量在500人以上,該茶園嚴格按照“歐盟標准”把控茶葉種植、管護、採摘、炒制過程,因品質好有保障,春茶上市以來,銷路良好。
瓮安縣天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述麗告訴記者,“今年天氣好、光照足,茶葉品質也提高了不少,每天可採摘2000余斤以上的茶青。”
在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裡,頭戴苗族帽子的中老年人和年輕的採茶工人一起忙著採摘茶葉。春茶開採,解決了當地大量留守婦女、建檔立卡戶、殘疾人的就業問題,群眾每天既可以到茶山上採茶創收,還能照顧家庭。
“整個茶園的用工量平均每天有1500人左右,本地務工人員佔50%,我們還通過勞務經紀人從三都、獨山、都勻等地引進了常住瓮安的務工人員800人左右。目前,春茶的採摘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夏、秋茶的產能全年大概有150噸到180噸,轉換出來銷售產值大概有8000萬元左右。”貴州黃紅纓茶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重說。
近年來,瓮安憑借縣域面積廣、農業人口多、雨熱同季、土壤肥沃、旅游資源豐富等優勢,圍繞“一主五特”的產業布局,採取“公司+茶企+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培育龍頭企業,積極引導全縣4200余戶茶農種植生態有機茶葉,現已建成20.81萬畝歐標茶園,其中投產歐標茶園 19.2萬畝。瓮安種植的茶樹品種以白茶、黃金芽、都勻毛尖為主,從種植到管護不選老耕地、不種連片茶、不施通用肥、不施農藥劑,嚴格按標准生產高品質茶葉,打造“瓮安歐標茶”品牌,促進茶葉銷售,產品銷往省內外,並出口到美國、英國、歐盟、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目前,瓮安各茶園已全部開採,這不僅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一部分農村有勞動能力的留守老人的就業問題,這對增加老百姓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效起到了很大的鞏固作用。今年,瓮安的茶葉投產茶園面積佔19.2萬畝,預計全年產量在1.5萬噸以上,產值在18億元以上。”瓮安縣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治友告訴記者。
下一步,瓮安將堅持以茶為主題,建設集採摘、體驗、生態觀光、農業科技推廣與教育、生態休閑度假功能為一體的茶旅發展格局,繼續做大做強茶產業,帶動百姓增收,鞏固脫貧成效,做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瓮安縣人民政府網 王明清 黃丹 楊江 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