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變“廢”為寶闖出產業新路

2021年03月11日09:17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閔建華

春耕時節,大方縣鼎新鄉長豐村食用菌種植基地裡一片忙碌,10余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制作菌棒,拆袋、粉碎、消毒……

而在基地辦公室裡,貴州鴻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臣正仔細核算,40萬棒食用菌所產生的廢料,究竟可以用來培植多少畝中藥材岩黃連。

楊臣告訴記者,公司主要從事食用菌種植生產,隨著食用菌產業不斷擴大,大量的菌棒廢料難以處理,這讓他很煩惱。

“在一次外出考察學習中,我了解到食用菌廢棄菌棒可作為種植岩黃連的優質肥料,回來后立即著手試種。”楊臣說。

從土質、氣候等調查研究,到尋找種子、培育種苗,通過近一年的摸索,楊臣漸漸掌握了岩黃連的生長習性,種植成功。從2019年開始,該公司在大方縣鼎新鄉長豐村流轉近200個大棚,用廢棄菌棒規模種植岩黃連。

“廢棄的食用菌棒能變廢為寶,為公司開辟了一條新的產業路子。”楊臣說,同時,隨著產業鏈延伸,群眾一年四季都有活干,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目前,該基地種植的岩黃連已進入採收期,200個大棚的岩黃連,預計產值在250萬元左右。採收完成后,將銷往黔南、廣西等地。

據了解,截至目前,大方縣已發展種植食用菌4.7萬畝,其中菌棒種植1.5萬畝左右,為讓廢棄菌棒得到有效利用,大方縣食用菌專班將積極協調,計劃在全縣范圍內推廣種植岩黃連,在增加群眾收益的同時,力爭讓食用菌產業在綠色、健康的基礎上更加環保、可持續。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