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翟培聲)進入2021年,畢節市黔西縣大海子村的養殖場發生了一件“牛”事——出欄44頭安格斯牛,入賬80.06萬元,實現了開門紅。
44頭牛運走后,幾頭存欄的小牛在圈舍裡略顯孤單,養殖場負責人肖賢惠忙著給牛兒們准備午餐。“以前,我們在養牛技術上有欠缺,市場也打不開。與村裡合作改變了這樣的狀況,這是我們合作養殖的第一批牛。”
2020年8月,綠化鄉大海子村村支兩委了解到養殖場情況后,便與肖賢惠協商,通過村支部領辦的天賜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養牛場進行合作,共同發展肉牛養殖。
“合作社提供小牛,場地、飼料、人工由我們提供。牛的銷售效益養殖場佔70%,合作社佔30%。”肖賢惠說,合作社的加入,為自己完善場地設施、拓展銷路等提供了不少幫助。
此次買牛的客戶,便是村支兩委介紹的山東收購商李國明。“我們在市場上尋找優質的安格斯肉牛,通過介紹了解來到這裡。這些牛養得好、長得好,符合我們的需求。”
“這次賣出的44頭牛都是合作社購買的小牛,按照比例分配,合作社將獲得近10萬元的純利潤。”大海子村支部書記譚英書介紹,村裡129戶520名脫貧群眾通過扶貧資金入股合作社,賣牛收益將通過分紅方式讓農戶受益。
村裡有“牛”事,新年添“牛”勁。譚英書說,下一步,合作社將購進一批西門塔爾牛,在與養殖場實現雙贏的同時,進一步促進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