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電力先行。十三五期間,興義供電局在貴州電網公司、黔西南州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始終把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電力保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投資39.29億元實施電力行業扶貧,完成165個深度貧困村和49個非深度貧困村“小康電”建設任務,保障全州52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優質供電服務,為黔西南州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動力保障。
千年脫貧夢,今朝終得圓。優質電力,助力黔西南州350萬各族同胞實現千年夢想,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
電力扶貧 全力打贏脫貧攻堅翻身仗
“以前我們這裡電力能滿足我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用電,但對於我們新建的養牛、養雞等產業項目是不能滿足的,如今南方電網對我們村得電網進行了升級改造,現在就能滿足我們養牛、養雞等產業用電,我們對2020年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充滿信心。”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打易鎮邊王村駐村干部保安林說。
今年2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將貧困人口超千人的88個村及貧困發生率超過10%的1025個村納入國務院挂牌督戰名單,貴州省入列的6個貧困村為貞豐縣魯容鄉卡務村,望謨縣樂旺鎮大灣村、貓寨村、新華村、坡頭村,望謨縣打易鎮邊王村,均位於黔西南州,脫貧攻堅壓力十分巨大。
為確保6個國務院挂牌督戰村順利脫貧,今年3月以來,興義供電局投資802.65萬元開展農村電網建設,解決挂牌督戰貧困村台區重過載、低電壓問題,滿足當地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需求。其中,在望謨縣的5個村投資660萬元,在貞豐縣卡務村投資142.65萬元,確保戶均配變容量從1.75千伏安提升到2.89千伏安,讓貧困村脫貧致富電力十足。
2020年6月28日,隨著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打易鎮邊王村新安裝的200千伏安變壓器成功投運,該縣5個國務院挂牌督戰貧困村電網升級改造建設項目順利完成,確保望謨縣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南網力量”。
與此同時,黔西南州的另外一個深度貧困縣晴隆縣,也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翻身仗。2016年以來,興義供電局累計在晴隆縣投資6.89億元進行電網建設,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擴建110千伏3座、35千伏6座,10千伏及以下線路新增1400余公裡,容量新增40730千伏安﹔建成騰龍嶺、南環路等6個縣內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過“以搬促脫、以拆促搬、以小促大、以業促穩、以統促全”,實現全縣12575戶57841人搬遷群眾,全部穩定搬遷入住。
2018年9月18日,國務院扶貧辦發文,貴州省興仁縣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標志著興仁縣成為黔西南州2017年唯一一個“減貧摘帽”縣,52萬興仁各族人民擺脫貧困的夢想一朝成為現實。2020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正安等24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的公告,貴州黔西南州貞豐縣、冊亨縣、普安縣名列其中,符合退出貧困的條件,成功摘掉了“窮帽子”。
2020年11月23日,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望謨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在興義供電局優質電力的帶動下,黔西南州境內8個市縣全部實現脫貧,實現了千年來的脫貧致富夢想。
定點扶貧 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
“在興義供電局出資30萬元的大力幫扶下,我們村的‘南網心意高原小紅米’加工廠終於建成投產……”2018年12月18日,看到圍觀村民高興地手捧剛出機器的高原小紅香米,安龍縣龍山鎮丫科村黨支部副支書鮑仲國連聲對供電部門表示感謝。
安龍縣龍山鎮丫科村,曾是一類貧困村,全村共轄15個村民組582戶2485人,是一個布依族、苗族聚居的村落。為了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大興產業脫貧,提升農產品的經濟效益,興義供電局先后爭取到產業發展扶貧資金30萬元,選派職工駐村幫扶,著力為村裡面辦實事解難題。
“沒有項目落地,村民增收就是無源之水。”在興義供電局的幫扶下,2016年以來,丫科村結合實際決定興建“丫科村南網心意高原小紅香米加工廠”。2017年12月23日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12月18日建成投產,歷時近一年。
據了解,丫科村與鄰村每年稻谷產量在幾百萬斤,經加工后的稻谷每一百斤可增收20∼40元左右,同時村集體每一百斤稻谷收取6元的加工費用,全村都受益。自丫科村南網心意高原小紅香米加工廠投產以來,助力丫科村脫貧攻堅,實現了整村脫貧,帶動了全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
“2018年,興義供電局幫扶半坡村15萬元,我們投資入股信林種養殖場養雞。到11月初,養殖場已獲利7.54萬元。”在安龍縣龍山鎮半坡村信林種養殖場,興義供電局駐村干部羅大禮如是說道。據了解,安龍縣龍山鎮半坡村是興義供電局定點包保村,2018年底,該村71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出列。
貞豐縣魯容鄉是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為助推極貧鄉鎮魯容脫貧,興義供電局投資超過2280萬元的電網升級改造資金,著力解決農村電網基礎薄弱、供電可靠性低、電壓質量低等問題,為魯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堅強的電力支撐。
“我們原先報裝的是一個100千伏安的變壓器。供電局到現場查勘之后,了解到我們還要處理牛糞建有機肥廠,建議我們安裝300千伏安的變壓器。”萬牛牧業魯容養殖場總經理王加祥說。萬牛牧業是貞豐縣著力引進的扶貧公司,在魯容建有兩個養牛場,該養牛場建設后,能夠解決就業20余人,帶動貧困群眾70余戶。
“養牛場把有崽的母牛免費發給我們,6個月后以最低5000元的價格回收。同時我們養的牛也可以按市場價賣給他們,還可以種草來賣,兩毛錢一斤。”家住魯容村的貧困戶羅成林介紹說。
此外,興義供電局還幫助貞豐縣納翁村修建通村通組公路,引進構樹種植項目,向300多戶貧困戶發放小黑豬1400多頭,動員96戶477人完成異地扶貧搬遷,幫助62戶306人如期實現脫貧。
2017年以來,興義供電局按照貴州電網公司“一圖一清單”扶貧體系建設,積極配合公司“省、地、縣”三級聯動機制,抓好定點扶貧行動,共計投資257萬元用於定點幫扶,幫扶扶貧項目20個,派出33名駐村干部到各級貧困村駐村幫扶,開展公益幫扶102次,志願服務569人次,志願服務800余小時,服務貧困群眾3000余人次。
產業幫扶 讓扶貧企業發展動力十足
“自從使用清潔能源烤房,讓煙葉及時通風、除濕,保障了煙葉質量和烘烤成本。今年我家種植煙葉有30畝,預計收入有10多萬元。”黔西南州晴隆縣紫馬鄉馬家洞村民鄧常元說道。
今年以來,興義晴隆供電局特別規劃建造的175座新能源烤房,投資165.81萬元為食用菌、烤煙、養殖等17個扶貧產業進行業擴延伸,解決偏遠地區新建烤房的用電“瓶頸”,助力地方扶貧產業快速發展。
優質的電力服務是企業入駐的關鍵所在,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招數”。
“自從供電局為我們安裝了1000千伏安的專用變壓器,有了電力的幫助,我們改變了以往手工炒板栗的歷史,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品質,市場前景越老越好。”貴州光秀生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行政經理張海霞說道。
為了進一步做好板栗產業的供電服務,興義望謨供電局每月積極走訪企業,深入了解企業每個時期的用電需求,為企業量身定制一系列用電方案,協助企業提升安全用電、節約用電水平,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為客戶創造價值。
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近年來,望謨縣將芒果、百香果、板栗等種植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扶貧產業,不斷打造農業特色產品等特點,帶動各行各業依靠電力發展壯大,帶動更多的農戶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貴州省興仁市在薏仁米種植方面有著2000多年歷史,是目前全國薏仁米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市,佔有全球薏仁米產業70%的市場份額,因而被譽為“中國薏仁米之鄉”。
近年來,興義供電局不斷提高可靠性和供電服務水平,為薏仁米產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電力支持。目前,在興仁當地,薏仁米產業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561家精深加工企業,年加工量達40余萬噸,綜合年產值達50億元的主導產業,同時也成為了助推當地脫貧攻堅、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的主導產業。
“南方電網供電穩定,服務很好,有了優質的供電服務保障,我們薏仁米生產一刻也不停歇,每天要生產一卡車32噸的訂單,預計今年要銷售2萬噸左右。”2020年10月22日,在貴州省興仁市薏家食品公司的生產車間裡,該公司負責人吳俊說道。
堅強的電網是企業發展的硬件保障,穩定可靠的電力是產業發展的動力保障。目前,在興義供電局優質的電力支撐下,養牛場、養雞場、百香果、板栗、茶葉等各種特色產業、扶貧項目蓬勃發展,企業發展動力十足,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龍玉璽 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