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懲治“港獨”“黑暴”是民心所向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表決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人民大會堂響起了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掌聲,表達著堅決維護國家安全的共同意志,體現著依法懲治“港獨”“黑暴”的強大民意——中國主權,不容挑戰﹔國家安全,必須堅守。…
“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人民論壇) “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唯有攀登,才能向上(一線視角) 發展環境在變、技術水准在變,但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志氣不能丟,一往無前、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不能丟 北京時間5月27日上午11時整,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攻頂隊員,成功登頂珠峰。隊員們在峰頂展開測量工作並掌握相關數據后,要計算出珠峰准確高程還需要科學家們的繼續努力。…
民法典,讓生活更美好(評論員觀察) 編纂民法典是對現行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編訂纂修,從而打通民事法律體系“血脈經絡”,實現對法律條文的“深加工” 民法典的一大亮點,就是將“人格權”單獨成編,彰顯了21世紀信息社會背景下人格權保護的特殊價值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法律的生長、完善,離不開其所處歷史和文化的滋養 未滿8歲的孩子,偷偷用父母銀行賬戶給網絡主播打賞10萬元,這錢能退麼?在小區被高空拋物砸傷,如果找不到扔東西的人,該找誰賠償?租的房子還沒到期,房東卻把房子賣了,要求租戶搬走,該怎麼辦?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這些問題都能找到相應法律依據。…
弘揚新時代偉大抗疫精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在“下團組”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與代表委員共商國是,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觀大勢、謀全局,統籌多種關系,直面復雜問題,寫下“中國之治”最新篇章。…
五旬農民工遇困境,一枝一葉總關情 背景:“這幾天我看中國政府網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談就業的。”“留言中,有一位農民工說他50多歲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還沒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
實事求是對待失業問題彰顯責任擔當 5月28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記者會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我國確定新增城鎮勞動力是900萬人以上,的確比去年低,但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有一定的經濟增長做支撐。李克強總理說,我們把城鎮調查失業率定為6%左右,今年4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已經是6%了,所以我們這樣做也是實事求是。…
吹響決勝全面小康沖鋒號 盡管遇到疫情嚴重沖擊和世界經濟衰退影響,中國實現全面小康的時間表沒有改變。今年要幫助最后551萬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人口脫貧,歷史性終結絕對貧困,我們有把握完成決勝脫貧攻堅任務,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突出短板補齊。…
南方日報:新冠病毒溯源不能政治化 新冠病毒仍然是未解之謎,許多科學家和醫學專家正就病毒源頭進行調查。5月28日的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國和許多國家都主張對病毒進行溯源,“因為科學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為了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命健康”。…
人民網評:兩會閉幕時,揚帆再出發 5月27日和28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相繼閉幕,全國兩會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戰決勝階段的重要時刻,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為億萬人民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增強了信心、凝聚了共識、鼓舞了干勁。…
農民培訓 多些定制服務(話說新農村) 在培訓方式上少些“大水漫灌”,多些因人施策的“定制服務”,有助於培育出更多高素質的“三農”實用人才 “上了幾次雲培訓,點對點指導,實時解難題,學會大棚溫度和濕度控制技術,今年草莓增產了兩成多!”江蘇一位80后新型職業農民感慨。 今年以來,各地農業部門充分發揮線上培訓優勢,空中學校、鄉村大講堂、職業農民培訓班等開展得如火如荼,向鄉村生產一線輸送先進技術和經營理念,成為農民的“充電樁”和“加油站”。…
為“一國兩制”筑牢安全堤壩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這是堵塞香港國家安全法律漏洞的必要之舉,是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治本之策,充分體現了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整體利益和香港同胞根本福祉的堅決維護和最大關切,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關乎國家核心利益。…
真抓實干 埋頭苦干 “社會主義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今天的中國,脫貧攻堅重任在肩,全面小康勝利在望,呼喚著奮斗者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繼續向著偉大目標奮勇行進。 “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
人民網評:一意孤行者必將受到法律嚴懲 中央出手,堵香港國安漏洞,來自各大社團、工商界、專業界、教育界、社會福利界及青年團體和個人,組成“香港各界撐國安立法聯合陣線”,發起聯署活動,各區街坊踴躍簽名,積極發聲。 與此同時,“黑暴”重現,堵路、縱火、圍毆無辜市民……警方拘捕逾180人。…
別讓“飯圈文化”淪為“怪圈文化” 今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關注到“飯圈文化”存在的亂象,呼吁理性追星。全國人大代表宋文新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大對明星經紀公司的監管力度,對“飯圈文化”進行嚴厲整頓,對經紀公司和網絡群體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給予打擊,持續整頓娛樂圈風氣。…
文明城市測評做“減法”是為民生做“加法” 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據央視報道,中央文明辦主動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已明確要求不將佔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集中力量啃下脫貧硬骨頭 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電視新聞有關“懸崖村”困難情況報道時,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的84戶貧困戶全部從山上搬進縣城,告別“懸崖村”和土坯房。…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讓綠色釋放更多紅利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帶來了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很關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完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等話題,備受關注。…
人民網評: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6日下午在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軍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扎實推進軍隊各項工作,堅決實現國防和軍隊建設2020年目標任務,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是司法應有之義 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論及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時,周強指出,人民法院兼顧國法天理人情,通過一系列案件審理,破解長期困擾群眾的“扶不扶”“勸不勸”“救不救”“管不管”等法律和道德風險,堅決防止“誰能鬧誰有理”“誰橫誰有理”“誰受傷誰有理”等“和稀泥”做法,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
《民法典》開啟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 建立健全完備的民事法律規范體系,以良好民法保障民事善治,是新時期繼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基礎。全面總結我國的民事立法和司法的實踐經驗,將相關民事法律規范編纂成一部綜合性法典,對於以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地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民網評:“兩高”報告的硬氣,激發出法治底氣 5月2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 縱觀“兩高”報告,一組組翔實的數據,一個個生動案例,記錄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過去一年為公平正義所付出的艱辛努力,更鮮明標注了我國方興未艾的法治進程,有力提升了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民法典標注制度文明新高度 作為新時代的法典,民法典草案緊扣時代脈搏,回應時代需求,體現時代特征 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民法與廣大人民群眾聯系最為密切,涉及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從衣食住行到生產經營等,都受到民法的調整。…
人民網評:明白這些,才能讀懂30分鐘的人大工作報告 同心發揚民主,同向共商國是,同力謀劃未來。 5月25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栗戰書委員長向大會報告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