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推廣網游”不只是吃相難看 當前亟須推進涉網課平台審核備案工作,設置“凡進必審”制度,強化“誰運營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有關部門應建立投訴舉報通道,加強對網課頁面和內容的監管,對違規平台依法給予責令下架、限期整改、罰款等處罰。…
十幾分鐘偷看上萬次:別再讓手機App繼續偷窺 十幾分鐘訪問手機照片和文件近2.5萬次﹔一小時內嘗試自啟動近7000次並不停讀取通訊錄……最近,一位大三學生驚訝地發現,自己使用的一些手機App,正在暗中頻繁地獲取私人信息。(《央視新聞》6月8日) 眾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我們在享受手機App觸手可及的便利時,也在不斷讓渡著自己的年齡、性別、電話、位置等個人信息。…
學校改擴建“爛尾”愧對民生實事 背景:2016年,河北邢台管理部門計劃投資8408萬元,對當地沙河城鎮中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改擴建,300余名學生遷出借讀。沒想到,開工數月后項目停建,“爛尾”至今,該校生源流失嚴重。…
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法律保障(人民要論) 內容提要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構筑讓師生安心的校園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書,學校要抓住時機,引導青年學生將疫情防控期間的見聞、體會和實踐,轉化為對人生意義和生命價值的深層次思考,轉化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強大信心 在全國兩會上,一些關心教育事業的代表委員主動向我了解清華大學返校復學情況,同時也牽挂著馬上離開校園的學生能否順利畢業、盡快就業。可以說,大學返校復學牽動全社會的心,高校要用心用情用力構筑師生安心、社會放心的校園。…
不負綠水青山 方得金山銀山(人民觀點) 跨越生態文明建設的關口,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好轉變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章 越是困難挑戰加大,越要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越要向綠色轉型要出路、向綠色創新要動力 “露天煤礦還有多少?”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問道。在得到來自錫林郭勒的霍照良代表“還有一些”的回答后,總書記追問:“今后不再上了?”霍照良十分肯定地回答:“不再上了!全盟六成以上區域都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了。…
為“生命至上”傾盡全力(人民論壇) 一位70歲老人身患新冠肺炎,10多名醫護人員精心救護幾十天,終於挽回了老人生命,治療費用近150萬元全部由國家承擔。日前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所記錄的細節,再次印証了中國全力保障人民生命權、健康權的價值追求。…
“一問三不知”不是正確態度 央視記者日前就藝人仝卓“往屆生變應屆參加高考”一事致電山西、陝西兩地的省市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得到三家單位大同小異的回復:“我們這邊是辦公室,不掌握具體的進展情況”“這件事情到底目前什麼進展,我們還不掌握”“不太清楚,這邊是辦公室”。讀罷報道,很多網友感嘆,可謂當著全國人民的面,上演了新版“一問三不知”。…
以歷史擔當寫就抗疫“中國答卷” 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這本3.7萬字的白皮書,通過“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防控和救治兩個戰場協同作戰”“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四個部分,運用詳實的數據、圖表、資料和事實,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抗疫的偉大歷程,全方位總結了中國抗疫的經驗做法,引發了國內國外廣泛關注。…
維護自由貿易的中國樣本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就是要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海南學習借鑒國際上知名自由貿易港的先進經驗,對接國際高標准的經貿規則,探索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制度體系,就是要以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和推動經濟全球化,為維護全球自由貿易、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加快世界經濟復蘇注入強大正能量。…
人民網評:証明“取而不消”,症結到底在哪? 一些已取消的証明,為啥還要開?據人民日報“來信綜述”報道,5月20日,甘肅某縣的陳旭(化名)去社區開了一張單身証明,上面寫著“婚姻狀況為未婚”,落款是當地社區居委會。陳旭說,這一紙証明開起來並不容易。…
群眾為何會買政府消費券的賬? 背景:6月6日,首批北京消費券正式發放。相關平台數據顯示,核銷的消費券以近10倍杠杆撬動了線上消費,線下核銷則為成交商戶每家平均帶去13.1位客源,多家餐館表示客流量已恢復到疫情前的七八成。…
搶佔人工智能發展制高點(創新談) 未來10年,低階感知智能將向高階決策智能躍遷,將是人工智能算力的“超摩爾時代” 過去40年,信息時代基礎設施三要素——計算、傳輸和存儲,其能力都提高了近百萬倍。進入人工智能發展新階段,算法、數據、計算、傳輸、存儲進一步構成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多個要素。…
支持中小微企業克服疫情影響(新論)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平台企業等145家單位,共同啟動“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2020)”,幫助中小微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是國家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又一行動。…
真相寫在白皮書 真相寫在中國大地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范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對全世界是一次嚴重危機和嚴峻考驗。中國人民奮勇抗疫,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重大戰略成果。…
再加把勁,奪取脫貧攻堅戰完勝 今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談起了他最牽挂的一件事——扶貧。在看望政協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總書記指出,到2020年確保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是我們黨對人民、對歷史的鄭重承諾。…
強化公共衛生體系的科技支撐 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斗爭的銳利武器,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時強調,要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集中力量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武漢全民檢測結果增添信心 相信檢測結果和武漢的綠碼,“這是對武漢人民抗疫做出巨大貢獻最好的感謝和最大的支持” 日前,武漢市通報了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近990萬人已接受集中核酸檢測,發現確診患者為零。除6歲以下兒童,武漢市民核酸檢測已實現“全覆蓋”,無症狀感染者檢出率僅為0.303/萬,全市無症狀感染者在人群中佔比極低,未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情況。…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 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才能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統籌考慮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把握好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節奏和力度,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學、精准治污 6月5日“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有的地方將世界環境日主題“關愛自然,刻不容緩”與中國主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結合在一起,開啟宣傳周活動﹔有的地方將奔跑活動與撿垃圾結合在一起,開展跑撿公益活動﹔有的地方邀請小學師生走進環境資源巡回法庭,讓學生與環保法治“親密接觸”……豐富多彩的活動,傳遞出一個理念:大家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一起來為祖國大地綠起來、美起來盡一份力量。 建設美麗中國,人人都是行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