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面對疫情,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抗擊疫情重大戰略成果。中國始終同各國緊緊站在一起,休戚與共,並肩戰斗。
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分“中國抗擊疫情的艱辛歷程”“防控和救治兩個戰場協同作戰”“凝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四個部分,真實記錄了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歷程,與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抗疫的經驗做法,闡明全球抗疫的中國理念、中國主張,激起全國上下強烈共鳴,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中國在較短時間內遏制疫情蔓延,根本在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白皮書指出,面對前所未知、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疫情天災,中國果斷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建立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構建全民參與嚴密防控體系,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依法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勢頭,用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從抗疫斗爭中汲取力量,就是要透過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
“中國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白皮書指出,中國統籌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措施,前所未有地採取大規模隔離措施,前所未有地調集全國資源開展大規模醫療救治,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每一位病患,實現“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應隔盡隔”,遏制了疫情大面積蔓延,改變了病毒傳播的危險進程。截至2020年5月31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3017例,治愈率94.3%﹔湖北省成功治愈3000余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新冠肺炎患者……數字背后,是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庄嚴承諾。從抗疫斗爭中汲取力量,就是要深刻感悟“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情懷和理念,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堅持科學理性還是制造政治分歧?加強團結合作還是尋求脫鉤孤立?”白皮書指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人類又一次站在了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各國應為全人類前途命運和子孫后代福祉作出正確選擇。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同國際社會開展交流合作,加強高層溝通,積極同國際社會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經驗,力所能及向國際社會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有序開展防疫物資出口,深入開展國際科研交流合作,為全球抗疫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正如多國政要和學者指出,“中國的抗疫經驗具有全球性的指導意義,抗疫成果非常了不起”。無論是阻擊病毒的傳播蔓延,還是抵御不斷惡化的全球經濟衰退,都需要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從抗疫斗爭中汲取力量,就是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和平發展,推動合作共贏,齊心協力、守望相助、攜手應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打贏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護佑世界人民康寧。
煌煌3萬余言的白皮書,是一份真實記錄中國抗疫艱辛歷程的重要文獻,承載著14億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這裡面同樣有廣東故事、廣東努力、廣東擔當,也有你我他每個人的參與、付出和貢獻。涓涓細流匯聚成戰勝疫情的磅礡力量,這是中華民族砥礪前行的力量源泉。在這樣的偉大力量感召和引領下,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向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堅定前行,我們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南方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