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日前就藝人仝卓“往屆生變應屆參加高考”一事致電山西、陝西兩地的省市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得到三家單位大同小異的回復:“我們這邊是辦公室,不掌握具體的進展情況”“這件事情到底目前什麼進展,我們還不掌握”“不太清楚,這邊是辦公室”。讀罷報道,很多網友感嘆,可謂當著全國人民的面,上演了新版“一問三不知”。
前不久,新生代藝人仝卓在直播當中自曝把“往屆生”身份改成“應屆生”身份參加高考,疑似涉嫌高考舞弊,嚴重觸犯了教育的底線,引發網友廣泛討論。5月29日晚,教育部回應說,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廳、有關高校和中學開展調查,並明確表示,對弄虛作假等違規行為零容忍,此事雖時隔多年,但會堅決追查到底。如今,一個多星期過去,當人們迫切地想知道,調查已進行到哪個步驟,事件是如何發生的,仝卓是否僅為個例時,卻看到的是“一問三不知”的回應,著實不能不令人深思。
這不是政府回應社會關切的正確態度。“往屆生變應屆參加高考”涉嫌舞弊,可能存在多地、多部門、多所學校濫用職權、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關系到高考制度公平,牽涉著廣大考生乃至家庭的切身利益。央視記者致電三家負責調查的教育部門,詢問調查進度,不僅是對採訪權的合理運用,更代表著公眾的普遍關切。對於這樣社會普遍關心,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事件,行政部門有必要及時公布調查結果。集體“不清楚”,隻會引發公眾更多疑慮:究竟是因為不願和媒體多說,所以揣著明白裝糊涂,還是調查遇阻,無可奉告?
三家教育部門辦公室的反應,不約而同地流露出對媒體採訪權的不尊重,對公民知情權的不在乎。採訪過程中,山西省教育廳辦公室表示不掌握具體調查情況,不清楚調查是否開始,也不支持記者聯系宣傳科﹔臨汾市教育局說完“不太清楚”,直接挂斷了電話。辦公室不負責調查工作,不清楚具體進程可以理解,但完全有能力主動與調查組負責人員取得聯系,將調查進程予以轉達。如果調查進程暫時不宜公開,也應當給出不公開的恰當理由。一句敷衍的“不清楚”,根本不能把事情糊弄過去,隻能體現出這些部門相當缺乏與媒介溝通的能力,也不理解信息公開的意義。
行政機關沒必要對調查進程諱莫如深。主動公開調查進程,一來可以讓公眾了解調查進程,讓每一步調查工作都經得起審視,真正做到“追查到底”﹔二來能夠增加公眾在調查過程中的參與感,提高調查結果的公信力。反之,如果行政機關總試圖規避與公眾溝通,行政行為長期缺乏有效監督,則會形成惡性循環,也就無怪人們對“不清楚”產生種種猜測了。
其實,如果真是因為時隔太久、事件相對復雜,以至於調查確實還沒有進展,行政機關據實相告,人們未必會報以苛責。“隻表態不干活,同樣是一種不作為”,反過來,干了工作也得學會以正確態度呈現給公眾。調查進程不該不清楚,調查也不能一直沒有進度,“一問三不知”更不是對待媒體和公眾的正確態度。(王梓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