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依托“三不”机制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2020年06月30日09:01  
 

“2020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关案件4件4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0件20人......”近期,水城县纪委县监委及时盘点作风建设成果。

为高质量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水城县纪委县纪委把“三不”一体理念、思路和方法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既用好“施药动刀的治病之法”,又做实“固本培元的强身之举”,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抓重点,强震慑,做到警钟长鸣是前提。每逢节庆假日前,水城县纪委县监委均及时通报相关案例、明确纪律要求,打好“预防针”,紧盯重点问题特别是隐形变异新动向,防范和严查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以及“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发挥网络媒体、电视等宣传载体优势,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强化“不敢”的震慑。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水城县纪委县监委通过总结案件,深化以案促改,督促相关单位举一反三查摆问题,聚焦权力集中、资源密集、资源富集的行业领域,建立月度通报、常态提醒和约谈机制,将成熟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固化为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数据统计指标体系“指挥棒”“风向标”导向作用,借力举报网站、有关部门车管系统等大数据平台、税务部门发票管理系统等手段,提升查纠隐形变异问题的精准度,通过“制度+科技”监督方式,进一步在强化“不能”的约束上发力。

“当前,面上“四风”问题总体得到遏制,但花样翻新的问题偶有发生。由此,我们在思想教育上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水城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进一步筑牢思想堤坝,提高“不想”的觉悟,水城县纪委县监委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把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链上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发放《六盘水家风家规故事选编》,运用县纪委县监委门户网站、“勤廉水城”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在“重家风、立家规、传家训”上做好倡导和引领,用身边的点放大震慑效应和正面引领,常态化开展作风教育,把“不敢”的成果转化为“不想”的鲜活教材。

“下步,在保持高压态势决不放松基础上,我们将投入更多精力督促各单位抓制度建设、抓教育引导,把‘三不’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的效果更好转化为纠‘四风’树新风的成果。”水城县纪委县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水城县纪委县监委 邓国胜)

来源:六盘水市纪委市监委网站

(责编:顾兰云、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