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综合性农业旅游示范园区的贵州农博园复苏迹象明显,观光大巴一辆一辆、南北游客人来人往……贵州农博园负责人王需昌统计:今年以来接待的游客数量已超过去年同期。
贵州农博园内来往游客络绎不绝。龙章榆 摄
贵州农博园在先天条件上优势不小:区位上,位于“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遵义市新蒲新区槐安村,距离遵义机场仅10公里、高铁站20公里;自然条件上,森林覆盖率80%以上,年均气温16℃,全年无霜期就达280天。不过,在王需昌看来,景区在逆境下还能实现游客数量增长不止在先天条件,园区不断培育农、旅、体、研、学等融合综合业态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热带植物园 张楠 摄
融合综合业态从农林景观开始。从景区沙盘看去,规划的板块中分为高新农业科技区、农业科普示范区、休闲度假娱乐区、农耕文化展示区、乡村旅游观光区、体验农业区六大板块。银杏园、玫瑰园、沙生植物园、茶花园、珍稀植物园、热带植物园、竹园、牡丹园、木兰园……目前建成的10余个主题园,原生植物资源有2000多种,引进植物资源2000多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林景观大观园。来自贵阳的吴女士走在银杏园旁的步道上发出感慨:“一个上午,看遍了全球各地的特色植物,有料、有看头!”
沙生植物园 张楠 摄
不止要让景观看头十足,贵州农博园不断挖掘农林业态潜力,让景区更有文化说头、更有休闲玩头。
“猴面包树可以适应各种土壤环境,吸水能力特别强,果实、叶子都能食用,被称为‘非洲生命树’……”据王需昌介绍,在热带植物园,150多个科的600余种独具特色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吸引游客驻足。依托园区独有资源,景区致力打造生态科普教育博物馆。看一看就是一场环保科普,听一听就是一次生命教育,目前景区已成为“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遵义市科普教育基地”“遵义市科普旅游示范基地”。
女儿红 张楠 摄
玫瑰园占地300亩,是目前贵州唯一的玫瑰主题公园。对此,园区围绕“爱”的文化主题打造赏花凉亭、幸福通道、真爱游廊、婚庆广场、玫瑰山庄等休闲游乐设施,随着“一见钟情”“海誓山盟”“心心相印”“志同道合”“比翼双飞”“花好月圆”“龙凤呈祥”“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等景点成型,景区迅速成为当地情侣热门网红打卡地。
……
濒临的金琥 张楠 摄
业态不断丰富,游客不断增加,源源不断的人气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更多可能。园区优先聘请贫困群众用工,带动120多名群众就业;园区与周边村落乡村观光、农家乐、果蔬种植等产业连点成片,所在的槐安村迅速摘帽,人均收入实现翻番。
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张楠 摄
目前,贵州农博园已成为具有农业科研、研学教育、观光休闲、农业生产等多元化属性的乡村旅游综合体。王需昌表示,后期建设中,贵州农博园将继续深挖农业文化价值,打造农业文化产业链,在为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保护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为各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贵州农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