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仁怀市坝区建设掠影 沃土繁花竞芬芳

2020年06月11日14:57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仁怀坝区。查静 制作
仁怀坝区。查静 制作

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是对贵州没有平原、山地多、连片耕地少的真实写照。

在耕地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让产业上规模、稳得住、有效益?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土地耕作条件好、水源保障能力强,农业生产条件整体较好的坝区,自然成为首选地。

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统一安排部署,仁怀市紧扣产业“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实施“八大工程”,以标准化、科技化、组织化“三化”为方向,以质量和效益为根本目标,切实推动坝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谷雨过后农事忙。五马镇协农坝区内,成片的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正是蔬菜上市时节,这里每天都有几十名工人在基地里忙碌着。

协农坝区是仁怀较早打造的样板坝区之一。这里,五马河穿流而过,水资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长,是蔬菜种植的好地方。

然而,过去,由于这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固守单打独斗、自产自销的传统种植方式,加上他们不懂市场,不懂技术,以致土地产出效益低,农民种地积极性大大受挫。

2014年,在引进贵州茅台赤水河流域东升农场有限公司进驻坝区后,依托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了坝区智能化育苗、机械化耕种、自动化灌溉、科学化防虫防病的“四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科技农业迈进。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的种植方法,让坝区农产品有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其种植的菜心、芥兰等有机蔬菜,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等地区。2020年,公司年产值预计达3600万元,土地亩产值达30000元以上。

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惠。通过土地流转,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了产业工人。

卢远琴是受益者之一。之前,她一直在外打工,一个月除去日常开销,所剩无几。来到贵州茅台赤水河流域东升农场有限公司后,她主要负责蔬菜的称重计件,一个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她说,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工资稳定,还方便照顾家里,挺好!

如今,通过龙头引领,示范带动,协农坝区已探索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坝区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共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

而依托坝区产业结构调整,2019年,五马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6000余元增加到10000余元。

协农坝区泥土芬芳,鲁班街道隆堡坝区果香四溢。

看,一排排高架无土现代化设施上,翠绿的草莓秧苗挂着鲜艳透红的草莓。

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高架无土种植使草莓品质更优,而大棚里的智能数据监测、施肥灌溉系统、补光系统、升降温系统等现代化技术,让村民就算“离田上岸”,也能实现增收致富。

和协农坝区一样,隆堡社区将土地集中流转后,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园,通过西瓜+草莓轮种,结合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使坝区土地的产量和产值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依托坝区建设,隆堡社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

如今,放眼仁怀田间地头,坝区建设如火如荼,农民在基地里务工喜笑颜开。这一切,得益于仁怀高位推动坝区建设——

成立由仁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和作战指挥部,设计“路线图”,拟定“作战表”,定期和动态召开坝区建设专题会,统筹推进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对全市7个坝区实行“坝长制”管理,建立坝长“月巡坝、季调度”长效工作机制,市领导分别领衔一个坝区担任“坝长”;

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坝区领导体系,一个坝区、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个集团,全面形成“高位推动、具体落实、技术把关”的坝区专班工作组;

立足坝区资源禀赋,选择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的蔬菜、辣椒、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进行季节轮作;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机械设备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耕地地力修复工程、科技水平提升工程、产业附加值提升工程、村庄环境治理工程、农旅一体化工程“八大工程”;

……

一系列紧锣密鼓、卓有成效的举措,2019年,仁怀样板坝区和达标坝区新型经营主体覆盖率分别达95%和85%,样板坝区和达标坝区良种覆盖率达100%,所规划的7个坝区,亩均产值达10000元以上,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00元以上。(查静)

(责编:郜林筱、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