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新能源汽车、健康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

遵义红花岗区:布局“3+N”产业格局

2020年06月02日09:09  来源:贵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钱诚)赛德水泥异地技改搬迁后,建成日产4500吨全智能生产线,成为西南地区高标准绿色生产示范线;巴斯巴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疫情期间临时转产生产医用护目镜,赢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万胜药业拥有复方胃痛胶囊、九味痔疮胶囊等三种全国独家苗药品牌……翻开红花岗区工业经济成绩单,不断涌现的龙头企业、龙头产品让人目不暇接。2019年红花岗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3.49亿元,同比增速17.56%。今年红花岗区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力度培育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红花岗区针对辖区工业企业发展情况,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支持企业扩大融资、营造服务企业环境、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先后出台了《〈红花岗区关于大力发展工业实体经济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红花岗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

红花岗区实行了以副县级领导挂帮辖区内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制度,每月定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该区优化支出结构、设立1亿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池,制定具体奖励扶持措施,按照“一企一策”“一业一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

红花岗区还把优化产业布局,作为工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打造“3+N”产业格局”,暨聚焦聚力新能源汽车、健康医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建材等产业: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为主,整车生产为辅的发展模式,辐射激活产业全套生产链,支持大地和、巴斯巴、容百锂电池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动力、新能源电控系统、新能源母排连接定制等高新技术加快向产业应用转移。依托汽车零部件制造优势,引进一批新能源整车装配、充电桩生产等配套企业。

打造健康医药产业集聚区,依托医药大健康产业园,围绕“医、养、健、管、游、食”产业链,以万胜药业、廖元和堂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建设高新区健康医药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化生产车间,对药品包装、仓储、分拣、条码追溯等实施智能化管理。鼓励和支持药业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推进“百草园基地”“医疗服务及健康养生基地”“医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建成遵义的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

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该区依托遵义丰富的矿产资源,围绕特种钢绳、钛、锰和铝等材料,重点打造和培育有色金属合金、钛深加工、锰深加工、高端铝型材等新材料产业。支持贵州钢绳、天磁锰业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企业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一批新兴产品、关键部件、成套设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扩大新材料产业制造。

鼓点声声催奋进,高质量发展正当时。围绕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的目标任务,红花岗区政企合力,工业经济正奋力跑出“加速度”。

(责编:吴锋(实习)、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