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贵州代表委员畅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新生活

2020年05月20日08:21  来源:贵州日报
 

“我非常关心群众搬出大山后的就业和生活。”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在过去的一年,到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考察,解决了一些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

“这些年,我们在一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几十个工坊,开展技能培训、创造就业岗位,解决了当地不少搬迁户的就业问题,让大家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如今,看到居家就业的搬迁妇女变成手拿针线的绣娘,成为人们眼中值得尊敬的非遗传承人,我感到十分开心。”石丽平说。

曾经放下锄头就不知道还能干啥的刘因芝,2018年搬到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后,参与了当地政府和石丽平团队发起的“巾帼锦绣坊”培训计划,成为一名职业绣娘。“我平时上班都在家,不用离开小孩出省打工了,每个月几千块的收入让我们全家过上了好日子。”刘因芝说。

石丽平介绍,公司累计培训了近两万名苗绣手工从业者,带动了松桃自治县4000多名搬迁妇女在家就业创业,帮助130多名建档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搬迁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近两年,贵州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打出系列“组合拳”,助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引领搬迁群众脱贫奔小康。截至4月30日,我省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中,40.21万户85.15万人已就业,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86.9%。同时,建成扶贫车间914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17096人;建成扶贫基地238个,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8123人。

4月29日,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17条举措,包括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增收政策扶持等,旨在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搬出来只是开始,面对新环境,安置点群众难以适应怎么办?工作生活有困难怎么办?”这些年,全国人大代表、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主动带领社区两委班子上门手把手地教大家怎样使用新房子、开关门、用水电。他组织开办了黔南州第一个“移民技术技能培训学校”,让搬迁群众在一起学习培训,进一步巩固就业,打开脱贫增收的新渠道,还成立了“移民劳务服务公司”,为发展社区集体经济,避免搬迁群众因病因灾返贫……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罗应和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提出的《关于设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引导基金助推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的建议》等三份建议,均已得到落实。“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全面告别贫困后,我只希望搬出深山的群众能过得够好一点,再好一点!”

安置点群众“搬出来后的生活”同样让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州旅游推介大使、贵州省南中源茶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韦波牵挂。

今年,韦波准备了12条建议带往北京。其中一条就是《关于加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从去年的实地走访、下乡调研中我们看到,老百姓搬出大山,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卫生等各方面变化都很大。安置点上,各地利用企业、民族小作坊等带动就业,这样的发展让人高兴。但是,就拿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的黔西南州来说,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过程中,原居住地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及传统技艺面临弱化甚至失传。因此,急需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韦波认为,关注安置点居民的“下半篇文章”,除了物质生活上的关心帮助,精神上的关心帮助也很重要。让安置点居民保留原来的风俗习惯,想方设法为他们守护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搬出大山不是终点,而是幸福的起点。4年,贵州188万人因易地扶贫搬迁过上新生活。(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邓钺洁)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

贵州新闻推荐

移动端新媒体

  • 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贵州频道微信公众号
  • 贵州频道手机版贵州频道手机版
  • 贵州频道新浪微博贵州频道新浪微博
  • 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贵州频道头条号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