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万亩生态油茶基地观光台远望去,一座座山丘呈现出一环环梯田状,优美曲线蜿蜒如春螺,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山腰间还有一条白色的水泥路,如同丝绸般从山脚盘绕到山腰,晨雾缭绕,美不胜收。看到眼前的这幅美景,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常年弃耕的荒坡野林。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2019年,该县平头镇依托山地地势,盘活土地资源,利用闲置荒山打造建设万亩油茶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巩固脱贫增收成效和生态保护的长效型主导产业。油茶示范基地建成以来,已为该镇劳动力提供务工55万人次,支付劳务费3300万元,有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219户5293人稳定脱贫,将千百年来的“穷山沟”变成“金银川”。
高位推动,荒山变茶山
“为统筹推进我县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助推全县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胜利。我们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产业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乡镇实际,因地制宜组建了十大重点产业基层专班,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机制,保障重点产业项目规划落地生根、产生效益”谈起如何推动该县农村产业革命顶层设计落地实施,形成全县“一盘棋”,走出一条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小康路,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平头镇脱贫攻坚总指挥长张伶俐表示。
2019年,在“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机制作用下,由她牵头负责推动产业选择、实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展的该县平头镇,按照“一轴三区一中心”的总体发展规划布局,确立打造万亩油茶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支柱性产业。截止目前,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已实现,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流转土地14000余亩、建成产业路20余公里、种植油茶11000余亩,让多年来闲置的万亩荒山变成万亩茶山。
党建引领,茶山变美景
“这二十几个人都是我们村的,年龄都是七十多岁了,现在政策好啊,不仅政府把这些荒坡都利用起来种油茶,哪想到我们还能来开荒挖土挣钱,身体好点的还可以不要钱领一块地自己种辣椒卖钱”笔者采访到正在生态油茶基地务工的该县平头镇莲塘村村民杨翠兰,她对本地政府的开垦荒坡种油茶,并按每天60元招收村民来务工的做法赞不绝口。
为解决万亩生态油茶植株在挂果前两年生长期内,无利润增收以及需除草施肥管护等问题,充分发挥本地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带头作用,实现“实施有人跟踪、生长有人管护、产销有人对接”产业良性管理。该县平头镇以“党组织建在产业园、党员聚在产业园、农民富在产业园”的思路和一村三书记(村脱贫攻坚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创新、带头干事、带领致富”任职理念,探索出“民心党建+扶贫资金+村级合作社”的油茶套种管护模式,即整合涉农扶贫资金投入发展油茶套种产业,村级合作社负责统筹实施,采取“两支部”(村脱贫攻坚党支部,村党支部)引领、农户认领、党小组集体承包、村级专业合作社包保四种管护模式,实施短效经济农作物套种,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获得收入的同时,强化产业路径党建引领。
“通过我们这个四种管护模式,今年生态油茶基地套种辣椒、花生等有2600多亩,不仅实现了我们油茶基地两年的生长期有人去管护,同时还将带来不错的收入”说到这四种管护模式给生态油茶基地带来的好处,该县平头镇莲塘村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梁忠益十分满意。
据介绍该县平头镇还对套种产品进行种植区域规划,套种的产品成熟后,将会在万亩绿色油茶林中有规律的呈现出,一条鲜艳的红色辣椒带、一条浓郁的黄色大豆带以及一条葱翠的青色花生带,如五彩丝绸披在山间,让茶山变成美景。
模式创新,美景变金山
该县平头镇万亩生态油茶基地通过创新“国有公司+镇级专业合作社+村级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由国有公司全额投资为建设主体,镇村两级合作社负责组织实施并经营管理,农户以土(林)地入股。国有公司、镇级合作社、村级合作社与农户层层签订油茶产业发展合作协议进行利益共享,使得农户既是项目合伙人又是套种承包者、园区工人,实现多点增收。
“产业收益后,我们的农户首先可通过土地入股获得分红,按照国有公司、农户、村级合作社7:2:1比例进行利润分配,以盛产期平均每亩采果3000斤,每斤1.5元计算,预计每年产值可达5000万余元,可实现2000余户入股农户平均每年增收约7500元。其次可通过出工劳务获得薪金,按照园区每年10万人次的管护劳务需求,以每人次60元计算,可实现每年分发劳务费用600万余元。再者还可通过承包套种地获得产品收益,按照2600余亩套种面积计算,以套种花生每亩产值1900元为例,可实现每年套种增收490万余元。”当问起万亩生态油茶挂果后能为村民们带来多少增收时,该县平头镇投资建设生态油茶基地的松桃县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郎永祥为笔者详细的算起了一笔生态致富的“经济账”。(图\文 李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