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县青年志愿服务队助产业发展。罗崇庆 摄 |
近日,黔西县文峰街道办事处的青年志愿者了解到文峰街道三角社区的贫困户石国英计划在自家的10余亩土地上种植青脆李、刺梨等经果林作物,但是家庭成员残疾存在家庭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青年志愿者们决定帮助石国英一家完成计划的种植任务,他们相约一同前往三角社区帮助石国英种植经果林。
石国英家的土地在三角社区小石梯组的路边高坡上,属于高山坡地,土壤并不肥沃,地势崎岖,种植经果林的难度较大。志愿者们联系到县林业局的种植专家,希望在种植专家的技术指导下能克服难题。
县林业局的种植专家和街道林业环保站的同志经过实地试验后,决定采取“三回两踩一拉”的种植方式。种植专家告诉石国英和志愿者:“选择土壤松紧适宜的地方开始挖坑,挖坑的深度约55cm。这一步一定不能马虎,坑深了根系就能健康生长,营养和水分都能得到很好的吸收。挖好坑后,要用比较湿润的泥土回填,浇上少量的水。回完土下苗了就要三回两踩一拉,细心的堆玉盘。经过这样的操作,树苗的存活率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志愿者们并不都是农业种植能手,在经过种植专家的现场示范后,大家都掌握了种植要领,严格按照既定株距,拿着标准尺寸的竹竿小心翼翼的开始种植。石国英以前尝试过种植经果林,但是由于缺乏技术指导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经过专家的示范和答疑,解决了才长期困扰他们一家的技术难题,开开心心地和志愿者一起努力种植果树。
志愿者们和石国英一家共同努力,在10余亩土地上共种下500余株刺梨和青脆李,并联系社区努力打通购销渠道,在解决石国英一家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也解决了石国英经果林销售的后顾之忧。
青年志愿者在黄土地里忙碌了一整天,忙碌的身影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他们的行动打动了社区其他农户的心。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优化,离不开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积极认可与支持,志愿服务的力量,让青春的光芒在农家土地上熠熠生辉,不仅走进了土坎,也走进了农民群众的心坎。(罗崇庆)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