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务川自治县茅天镇,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弃耕的山坡上,到处都是党员干部和群众围绕花椒产业谋划开展宣传发动、协议签订、整地挖窝、增幅扩面、科学栽植的场面。一场轰轰烈烈的“抓产业促致富奔小康”的花椒产业发展战役打响。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很多年前人们的“口头禅”。现在,村村寨寨路修通了、硬化了、贫困户脱贫了,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一道要破解的“难题”就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
产业如何抓?今年初,茅天镇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出台硬措施,强推花椒产业发展,努力帮助群众走出“烤烟一枝独秀”的“夕阳产业”困境。
基层宣传政策落地有声
农村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是关键。茅天镇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出台的30万亩花椒产业扶持政策,规划1个镇级基地2000亩、5个村级基地各500亩;2021年,再新增花椒种植面积0.9万亩,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2022年带动经营主体、种植大户、群众继续种植花椒1万亩,实现全镇花椒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年产量3万吨以上,总产值突破2亿元以上,并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狠抓政策宣传落地,通过标语、群众会、广播等形式切实把花椒产业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掀起产业发展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有声有色的宣传攻势,营造花椒发展强力的宣传氛围。
同时,各村党总支采取“白+黑”的工作模式,白天组织党员干部到田间地块与群众丈量土地,督促群众按要求挖好窝等工作,晚上,干部们深入村寨组织群众召开群众会议,反复宣传县委政府花椒发展扶持政策,苦口婆心动员群众提高认识,减少多年来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坚定信心,用“政府搭台我唱戏”的思想,带领群众走出一条产业路。
在同兴村山溪村民组群众会上,包组干部韩波首先向群众宣讲了务川县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发展花椒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栽植管理方式。并从发展花椒产业的背景、农业产业发展的艰难、发展花椒产业的好处对群众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路是走出来的,不发展怎么办呢?我们这个地方种烤烟几十年了,现在烤烟又开始走下坡路,这么多年来,发展的蚕桑树也毁了、发展的核桃、茶叶也没有成功……”一位群众感慨地说。
通过各村反复宣传动员,同心村环盘村民组的群众同意把全组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计划出来种植花椒,勤阳村大部分群众都把坡耕地和弃耕地拿出来按村里的统筹发展花椒产业。兴隆社区、红心社区、鱼泉村为了保证烤烟地块,把弃耕多年的荒地开辟出来增幅扩面种植花椒。
工作落实制度措施有力
1月3日,茅天镇印发了《茅天镇花椒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花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办公室和图斑核定组、纠纷化解组、项目编报组、督查指导组、后勤保障组、行动组六个工作组,强力推进各村花椒种植地块、栽植协议的签订、科学规范种植的技术指导、任务落实的调度、工作时间的统筹等,确保种植面积落实。
在发展花椒产业的工作中,由于受到之前后续产业发展总是没有走下去的惯性思维和经验教训影响,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被动接受工作的情况,“一朝被蛇咬,看见葛藤就是蛇”的畏惧和保守思想,无法适应新阶段新情况的产业发展需要。
退耕还林是国家的政策,弃耕的荒坡是很好的土地资源,把产业、退耕还林政策和弃耕的荒坡土地三者结合起来发展花椒是难得的机遇。抓住每一次机遇,就有一次成功的可能,放弃每一次机遇,等于放弃一个地方的努力与希望。
“茅天等不起,输不起,茅天镇边远,但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不能边远,我们要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镇党委书记任克洪说。
为了首先解决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各包村领导组织各村(社区)对镇花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县委花椒产业发展相关文件进行认真学习,把方案读懂弄通,把精神悟透,并认真安排点对点落实,让党员干部掌握花椒产业发展的“工作指南”和 “行动纲领”。
为了确保工作有序推进,茅天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花椒种植环节的督促检查工作,分两条线入村入户到地块开展组督促检查,主要对干部的责任落实情况,干部对花椒产业发展政策的知晓率、栽植进度、栽植的规范度等方面进行督促检查,并对督促检查情况进行及时通报。通过督促检查,扭紧干部思想弦、责任弦,加快花椒栽植,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栽植任务。
在开展花椒种植督促检查工作中,茅天镇对工作压实不严、重视不够、技术指导不力、任务推进较慢、宣传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目前,已对5名干部分别进行了全镇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的问责处理。
“只有做到敢于较真碰硬,才能做到守土有责!我们的干部要解放思想、克服困难,以振奋的精神投入到花椒种植工作中……”在全镇花椒种植调度会上,任克洪铿锵有力地说。
目前,茅天镇已到位3700亩花椒苗,各村正在抓紧搞好土地流转和整理,组织科学规范栽植。(廖前柳 贺君)
点击查看人民网贵州频道新冠肺炎疫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