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4日,李建生正在搬运蔬菜。雷文慧 摄 |
2月4日中午11点30分,一辆满载着新鲜蔬菜的卡车,开进了务川自治县大坪街道敬贤社区,一位身高1.8米左右的青年男子从车上下来,与司机一起打开打开卡车的货箱,与社区干部、群众代表一道把蔬菜从货车里一袋一袋搬到三轮车上,运送到小区每栋楼各单元的楼口。
这名青年男子名叫田华,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之一——务川自治县石朝乡人。1998年,田华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做过普通工人,也做过车间主任,业务经理,自己还曾多次创业,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财富。
自己致富后,田华一直在思考回乡创业,带领家乡的群众一起致富。机会终于来了。2016年贵州省发起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20名省领导挂帮20个极贫乡镇,从此,石朝乡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2017年初,田华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创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发展了400余亩车厘子,还发展了辣椒、蜂蜜等产业,带动了当地不少村民就业。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阻击战打响以来,田华一直在关注疫情发展情况。看到各地为了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传播,关停了赶集,喊停聚餐、聚会等群众聚集性活动。“不赶集了,没人卖蔬菜,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吃什么?移民搬迁到县城居住的群众吃什么?”田华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帮助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为阻击疫情传播出一份力。
想到就干到。田华与家人商量后决定购买10万斤蔬菜赠送给搬迁户和16个乡镇(街道)的政府食堂,解决搬迁群众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干部生活上的困难。
为了筹集10万斤蔬菜,连日来,田华马不停蹄。2月2日,他从遵义马家湾农贸市场购买了8万斤马铃薯和萝卜,运到务川自治县大坪工业园区库房。
2月3日,室外温度只有4摄氏度,尽管天气异常寒冷,田华又带领全家老小早早来到海拔1250米的石朝乡浪水村蔬菜基地,妈妈、弟媳忙着割菜,弟弟和侄儿、儿子三个人负责背菜,田华自己负责装车。虽然大家手被冻得通红,但他们却没有停下,坚持着割菜、背菜、装菜。
2月3日下午,田华把蔬菜拉到自己在大坪工业园区的库房后,又买来了许多方便袋,一家人对各种蔬菜进行分装。“每袋马铃薯、萝卜、白菜每一样都装一些,才营养均衡。”田华说,这样方便干部去一家一家送,减少群众出门,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
敬贤社区是务川自治县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之一,安置了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3169户14678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多,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形势特别严峻。从1月29日起,社区对小区实施了全面管控,目前蔬菜紧缺。
2月4日早上8点,田华一家早早地就到库房装蔬菜,11点30分,第一车蔬菜运到了敬贤社区,并与社区党员干部一起向移民群众分发蔬菜,解决了移民群众居家防控疫情物资保障燃眉之急。
“他为我们送来了这么多蔬菜,我们至少可以三至五天不外出了!”敬贤社区搬迁群众李建生说,不出门,避免了交叉感染,防控疫情的信心更强了。
当天,在给大坪街道敬贤社区送完蔬菜后,田华又回到自己库房,顾不上休息,一边吃着方便面,一边安排在石朝乡的家人砍莲花白。接着与弟弟一起将厂房内的蔬菜搬上车,分别送到务川自治县青少年研学基地医学观察点和丹砂街道办事处。他说,疫情形势严峻、时间紧迫,要抓紧时间将蔬菜运送到位。
田华的善举感动了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移民群众,4名群众经社区同意后,戴上口罩来到田华的厂里帮助他们分拣蔬菜,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党员干部们也纷纷抽出身来帮助包装蔬菜和装车。
“我没得钱为疫情捐赠,来帮田老板装蔬菜,就是想为疫情防控出点力。”移民陈庆华患有骨质增生,一直疼痛,听说这批蔬菜需要分拣包装后,忍着疼痛前来帮忙。她说,这是坐着做的活路,她可以做。
在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田华说,每个公民都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阻击疫情,才能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在这个群防群控的关键时期,通过自己集中统一配送蔬菜,希望能有效减少移民户外出,减少人员聚集、人员流动,从而有效的防止疫情传播,减缓奋战在基层一线干部的压力。(雷文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