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大數據“鑽石礦” 持續釋放發展新動能

——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部分嘉賓專訪錄

2021年05月27日09:22  來源:貴陽日報
 

數博會作為全球首個大數據主題博覽會,已成為全球大數據發展的風向標和業界最具國際性、權威性的平台。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在“數據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的主題下,以“數智變·物致新”為年度主題,會期3天,通過“線上+線下”辦會模式,實現全球范圍的“雲會議”“雲展覽”“雲洽談”。本屆數博會有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的近萬名嘉賓參會,225家企業線下參展、324家企業線上參展。

5月26日,在2021數博會現場,來筑參加盛會的部分嘉賓接受了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的專訪。

“貴州的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幾年位居全國第一”“貴陽將迎來數據創造更廣泛價值的新機遇”“大數據發展成果正引領社會經濟增長”……接受採訪時,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為本屆數博會點贊、為大數據技術點贊,更為貴州、貴陽點贊。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

在5G時代推動工業互聯網突圍

“目前,中國的消費互聯網發展比較靠前,主要表現在電商領域。”5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相較於消費互聯網,呼吁多年的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相對滯后,真正能啟動、見成效的場景應用比較少。究其原因,在於發達國家基本上是在工業化完成后,以工業4.0、工業互聯網為支撐實施產業數字化。而我國實際上是在農業現代化、工業化尚未全部實現的背景下,實現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的“后發趕超”。

作為我國信息網絡領域的專家,鄔賀銓長期關注我國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發展。“數據採集挖掘領域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的一個挑戰。”他解釋說,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簡稱“PLC”)是工業互聯網比較重要的工控設備,我國工業數字化程度靠前的企業,95%的大型PLC、75%的中小型PLC都是採用國外設備﹔大量的數字分布式控制系統(簡稱“DCS”)和數據監控與採集系統也由海外提供。這些海外的產品標准多樣化、碎片化,有些企業還因私有協議不開放數據,導致數據採集挖掘困難。因此,這直接導致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困境:IT企業想進入,苦於沒有數據支撐,大多隻能做“數字大腦”概念,無法將生產線的數據採集起來,也就很難進行后期的分析應用﹔傳統企業想向工業數據化、工業互聯網轉型,則苦於沒有平台支撐。

鄔賀銓認為,工業互聯網面臨的挑戰還有安全漏洞不可控,抬高了發展成本﹔消費互聯網的成功模式很難復制到工業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無非是PC和移動兩端,操作系統比較固定,為人群提供共性化的服務﹔而工業互聯網面向不同行業,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都是個性化的。”他說,這些差異決定工業互聯網隻有在制度技術、商業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才能向前發展。

中國工業互聯網如何突圍?鄔賀銓說,5G的高寬帶、高可靠、大連接,促成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區塊鏈和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融合,打通了從數據採集到分析的全過程,發揮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5G不僅為工業互聯網增加了可供選擇的接入模式,而且在5G工業模組基礎上融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新型工控網關將推動工業互聯網扁平化、無線化,實現信息技術、運營技術的無縫融合,開創工業互聯網新格局,展示了廣闊的創新空間。

“今年數博會期間,我還將就貴州大數據產業的下一步發展布局與同行進行探討交流。這些年我全程見証參與了大數據產業在貴州的興起與繁榮,貴州堅持發展大數據產業,貴州的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幾年位居全國第一,這為貴州未來圍繞大數據中心打造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奠定了堅實基礎。”鄔賀銓說。(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鄭文豐)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岩:

貴陽將迎來數據創造  

更廣泛價值的新機遇

“如今,在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進程中,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甚至普通大眾,都要關注兩個方面:數據要素化和要素數據化。”5月26日,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岩說,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推進了整個數據要素化和資產化的發展方向和進程。

朱岩認為,一方面,數據要成為創造價值的社會基礎性生產資料,才能對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產生重要助推作用,而數據要素化是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機遇。另一方面,數據成為要素后,要和土地、資本、人力、科技等要素有機融合,充分挖掘其價值,創造更多經濟發展新模式,深度釋放數字紅利,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數據要素化和要素數據化的過程中,將逐步誕生數據價值的創造方式。”朱岩說,這種方式的核心是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創造新的價值。例如,建筑物內的光照、聲音、噪音及空氣質量等數據與房地產行業融合,那麼,未來房地產銷售的不只是物理空間,而是運營該物理空間的數據,為消費者、地產企業等參與者帶來實惠。

如何推動數據要素化、數據價值更好地釋放?朱岩介紹,場景是數據要素化、數據產業化發展的必備條件,數據要素化需要應用場景,讓數據在流動中實現價值。在場景大數據裡,需要對原有場景數據進行歸集和分析,還要創新數據消費模式,再次形成新的應用場景,將場景大數據背后的價值充分釋放出來,最終為社會、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大價值。在國家層面,認識數據核心價值,把握數字經濟發展先機,能夠在新一輪信息革命中掌握主動權。在企業層面,率先從數據中洞察發展趨勢,充分發揮數據在企業運營和產業升級中的作用,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以本屆數博會為界限,前五年,貴州、貴陽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形成聚焦匯集效應﹔后五年,貴州、貴陽將迎來數據創造更廣泛價值的新機遇。”朱岩說,大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蘊藏著巨大的實用價值,經過深入挖掘並加以充分應用,深入探索數據潛在的價值,才能有力推進大數據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有效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充分推動大數據轉化為發展動能,使大數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羅婧)

滿幫集團副總裁徐強:

引領中國數字物流發展得更大更強

“作為本土成長起來的大數據科技企業,滿幫集團從未缺席數博會,滿幫和數博會共同成長。”5月26日,滿幫集團副總裁徐強說,在強省會”五年行動中,集團將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打造產業集群,引領中國數字物流發展得更大更強。

今年,滿幫集團展館的主題是“與數博同行,讓物流更智慧”,分四個部分展現滿幫的發展歷程、物聯網應用平台、卡車司機故事和合作伙伴。徐強介紹,現場還設置了不少趣味互動環節,展示貨運物流大數據在智慧物流、智慧民生等領域的運用與創新。現場還有滿幫的重要戰略伙伴“智加”,這是一家研制卡車無人駕駛的龍頭企業,L3級別的無人駕駛車已實現量產。

2015年,滿幫集團落戶貴陽,徐強形容滿幫在貴陽“種下了一顆創新的種子”,在這片創新的沃土上扎根、發芽、開花、結果。如今,滿幫集團線上注冊司機用戶超過了1000萬,貨主用戶超過了500萬,市值達到200億美元,成為智慧物流平台領域的全國“龍頭企業”,也是西南地區唯一的超級“獨角獸”企業。

談到滿幫集團的成長,徐強說,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改變了傳統物流行業“小、亂、散、差”的狀況,實現了物流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生態化。數字化把之前的線下場景,如司機的配貨、停車、加油等變為了線上﹔網絡化打造了一張覆蓋全國的智慧物流網絡,不僅在中國,在全球也是領先的﹔智能化通過物流大數據、智能分析、智能調度等,幫司機找到最為匹配的貨源﹔生態化則是以點帶面,和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伙伴們共同合作、共生共贏,扎根貴州、輻射全國、邁向國際。

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滿幫等企業做大做實總部”。徐強認為,這是對滿幫莫大的鼓勵,也是鞭策。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扶持,為“強省會”五年行動實施作出企業貢獻,滿幫責無旁貸。

徐強說,下一步,滿幫集團將以平台大數據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對海量公路運輸數據的挖掘和提煉,一方面為物流行業的統計和度量提供新的維度,也為公路干線物流相關行業提供數據參考,充分發揮公路貨運數據的價值。另一方面,滿幫將圍繞智慧物流,將智能化調度和交易系統向國內外貨主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園區開放,幫助行業優化升級,形成線上融合、線下實體布局的格局,助推國家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同時,滿幫還將進一步探索、深挖新能源、無人駕駛、國際化等領域,打造產業集群,以此形成覆蓋重卡全生命周期的產業生態,多維度賦能用戶,推動平台生態實現良性循環,最終實現行業的良性循環。(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劉輝)

鉅成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薛成標:

項目布局貴州

為大數據發展“添磚加瓦”

“雖然我是第一次參加數博會,但對貴州的印象很深刻,我們的很多產業都布局在貴州。”5月26日,鉅成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薛成標說,目前,集團在貴州的投資主要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信息技術,投資芯片﹔一個是與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運營“城市直聯網”項目。

作為一家集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園運營、海外業務於一體的投資控股型公司,目前,鉅成企業在貴州的投資已達近200億元。薛成標介紹,集團投資的鉅成未來信息技術(貴州)產業園位於白雲區,是集團重點發展的項目之一,總投資約40億元,規劃建設芯片產業園、大數據中心、大數據產業園等,建成后預計營收過百億元,帶動當地近萬人就業。

“當前,芯片問題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WSS光通訊相關的芯片和LCOS芯片是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自己掌握設計制作、封裝測試的產品。此前,該芯片一直被美國、日本壟斷,尤其是LCOS芯片,更是行業中的高科技產業,掌握相關技術,對解決我國芯片‘卡脖子’問題至關重要。”薛成標說。

對於“城市直聯網”項目,薛成標介紹,項目以新建光纜基礎網、OTN傳輸網為主要建設內容,旨在建設信息時代的省內市州城域網和出省骨干網,實現省內外網絡基礎設施縱向覆蓋,打通貴陽與主要互聯網節點城市之間的大數據直聯,實現外部數據在貴州即時處理,使貴州數據服務全國。

為何將相關項目落戶貴州?薛成標說,在貴州實地考察后,明顯感覺到當地優良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貴州把自身的有效資源轉變為能量,賦能大數據產業,集團也會循著這一方向,在貴州加大研發與投資力度,為貴州大數據發展“添磚加瓦”,創造更多價值。(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陳佳藝)

360集團首席安全官杜躍進:

貴陽數據安全治理走在全國前列

“數字時代最大的危機就是網絡安全。數字時代,不僅僅是網絡空間,現實空間的每一個領域都將面臨攻擊,它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我們不能再用傳統方法來應對網絡空間的攻擊。”5月26日,360集團首席安全官杜躍進說。

杜躍進說,如今,數據安全的能力成熟度這個概念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打個比方,上學時的一次語文考試,你考了90分,但這並不代表你的語文水平高,有可能是你運氣好,真正決定你考試成績的是你背后的能力。當你的能力穩定之后,通過了國家的語文能力認定,被認定為最高等級,那這是不是代表你以后每次都能考90分呢?也不一定。這是不是代表你水平最高呢?一定。這就是能力成熟度,沒有100%的安全,但當能力成熟度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信任它了。

杜躍進認為,數據安全的能力成熟度要通過對手來檢驗。“所以,我們在貴陽打造真刀真槍的演練環境,整個東西做完之后,到底抗不抗攻擊,能抗到什麼程度,都要通過演練來檢驗。我們會通過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安全基地建設,來提升各個地方的這種能力。”杜躍進說,從2015年開始建立數據安全成熟度模型,從最早提出理念,然后到打磨標准,再到開展大量實踐,在全國很多同行的努力下,終於在貴陽做起來了。未來,他們會圍繞這套理念,把它沉澱到更多領域和行業。

貴陽市“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提升大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推動大數據安全產業示范區建設,推廣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貴陽試驗田實踐經驗”。“我覺得這非常及時和必要。”杜躍進介紹,360集團從2017年開始落地貴陽,在貴陽做了大量實踐。貴陽數據安全治理無論從立法上,還是整個數據安全能力成熟度上,都走在全國前列。面向未來,隨著數字化轉型升級、智能化越來越深入,對服務數字經濟、打造數據安全生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杜躍進說,他負責的貴陽大數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會更深度地參與各種各樣的場景和評估。未來,將和貴州各地政府、各行業一起尋找更多場景和數據,打磨最先進的數據安全技術。(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商昌斌)

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

貴陽有國內最先進的大數據應用場景

“我沒有缺席過數博會,感覺參加數博會的企業越來越多,受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如今,貴陽成了國內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風向標、大數據時代的‘硅谷’。”奇安信科技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說。

齊向東表示,既要善於補短板,更要注意加固底板,要深刻認識到網絡安全就是大數據時代的“底板工程”。因為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成為生產要素,所以數據一旦被攻擊、被篡改、被刪除,就會影響工廠的生產、老百姓的生活、社會的運轉。因此,一定要著力解決好大數據時代數據的網絡安全問題。

齊向東認為,解決網絡安全問題需要靠技術創新。安全是伴生性的產業,也就是說它不是原生技術,一定是先有一個數字化的系統,而因為這個系統的安全需求,提出了安全的創新要求。

其次,在安全上要加大投入。數字是社會主要的資產、資源和形態,值得為它的安全投入更多價值。現在我們在網絡安全上的投資還比較低,根據第三方的數據統計,我們國家在網絡安全上的投資佔信息化的比例在1%到2%之間,而發達國家達到20%左右。

“網絡安全是靠場景驅動的,它是場景化解決方案和場景驅動下的技術創新。”齊向東說,貴陽有中國最先進的大數據應用場景。所以,我們在貴陽尋找新場景,並為新場景的網絡安全需求提供解決方案。奇安信跟貴陽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貴陽經開區都開展了非常實質性的合作,包括人才培養計劃、技術解決方案等。這幾年積累了一套獨特的對大數據安全保護的技術和創新產品,這些成績的取得都離不開貴陽的努力。

“工業互聯網風起雲涌,在未來十年、二十年,將構建起更強大的競爭壁壘。但絕大多數企業缺乏安全概念,隻在新技術上投資,不在安全上想辦法,這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問題。”齊向東說,作為網絡安全公司,強烈呼吁工業互聯網企業在數字化升級換代的同時,一定要做到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營,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商昌斌)

(責編:潘佳倩(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