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建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龍章榆

2021年05月19日15:45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在花溪河畔,老校區安靜優雅,古朴厚重,沉澱著歷史文脈﹔在貴安新區,新校區大樓林立,生機盎然,引領著未來發展。20年風華正茂,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正以全新的姿態拼搏奮進,向著夢想破浪前行。

“學院的發展是一部艱苦奮斗的創業史,一部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改革史,更是一部攻堅克難、負重前行的拼搏史。”提起民大人文科技學院的辦學歷程,學校董事長劉實鵬感慨良多,建校20年來,一路風風雨雨,摸爬滾打,開山建樓,齊心協力成就了今天成果。

如今,學校由過去的一個校區發展成兩個校區,建筑面積由原來的72畝發展到如今600余畝,學生規模從最初的百余人到超過1.7萬人,培養出一批批社會滿意、人民認可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書寫了西部地區高質量辦民辦院校的精彩篇章。

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校級賽啟動儀式。

與時俱進 辦助力社會發展的服務型大學

深入挖掘大數據鑽石礦,探尋數字經濟新藍海,最近幾年,貴州將大數據作為全省發展戰略之一,以大數據引領全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但由於西部地區大數據應用型人才隊伍缺失,制約大數據等高新產業的發展速度。

著眼當今社會發展的急迫需要,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率先在全省同類高校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並在2020年開設了人工智能專業,致力培養具有大數據思維、運用大數據思維及分析應用技術的應用型人才。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大學城校區。

根據社會實際需要,創新人才培養方式,開設的數據和人工智能專業僅是一個案例。建校以來,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按照“突出應用、培育特色、提高質量”的思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的“3+1”人才培養體系,向社會輸送了2萬余名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一批批人文學子奔向全省乃至全國最需要的地方。

“建校以來,學院充分發揮高校在知識、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全方位服務貴州發展大局,‘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黨委書記陸官虎說。近年來,圍繞國家脫貧攻堅工作,學校還將資金、智庫、招生政策等深度投入參與到脫貧攻堅主戰場,為貴州徹底撕掉絕對貧困標簽,助力鄉村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花溪校區。

創新引領 辦有鮮明特色的品牌大學

2019年,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傳出捷報:學校的《銀鳳釵頭》項目在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金獎,實現了貴州在該項比賽中金獎零的突破。消息傳來,貴州高校雙創的“人文學院現象”,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

實際上,這是學校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結出的碩果。建校以來,學校發揮自身優勢,在學科專業、師資隊伍、辦學條件、科研教學等方面下足功夫、創新探索,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辦出成績、打出品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研習班—苗繡班教學。

學科專業重“優”重“精”。學校集中資源建設與學校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相符合的學科專業群,實現結構優化、差異化發展,形成了文、工為主,法、理、管、教、藝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其中法學、文學、計算機科技等專業在人才市場積攢了極好口碑。

河流守護志願行動。

師資隊伍邊“引”邊“育”。學校發揮政策靈活性優勢,合理配置專、兼職教師,並加大高職稱、高學歷人才引進力度,兼顧師資數量結構與要素結構的平衡。目前專兼任教師978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佔45.8%,碩士以上學位教師佔76.8%。其中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黔靈學者”、貴州省省管專家、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等教學名師30余人,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十大創新團隊”2個,陸續選派10余名師生赴國外高校交流學習或攻讀博士學位,建立了一支師資雄厚的師資隊伍。

學院向貧困地區學生捐贈物資。

另外,學校科研基金項目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少數民族非遺傳承創新團隊”和“烏江流域生態法治保障研究團隊”獲貴州省社科聯2017和2019“十大創新團隊”。學校在茶文化研究、特色植物研究方面在貴州有較大影響……“如今,學校品牌效應逐步顯現,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強。”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常務副校長黃瑋說。

初心不改 辦人民滿意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全國先進獨立學院”“全國創建新型智庫先進社會組織”“第四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學校”“貴州省第五批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貴州省巾幗建功先進集體”……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見証了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20年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建校20周年慶祝大會現場。

“雙秩華誕,這是人文科技學院辦學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學院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新機遇。”5月18日,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迎來建校20周年,在慶祝大會上,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校長吳曉萍如是說。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高校教育改革正在推進,時代對人文科技學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吳曉萍表示,未來,貴州民大人文科技學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升人才培養層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辦好、辦優、辦精人文科技學院,為人文科技學院的高質量發展,為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作出新的更大的人文貢獻。(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宣傳部供圖)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