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討會現場。民大宣傳部供圖 |
人民網貴陽5月18日電(龍章榆)5月17日,由貴州民族大學主辦的“新時代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務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研討舉行,來自全國14所高校的書記校長齊聚貴州民族大學,共同探討高等教育服務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路徑。
據介紹,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高等教育得到了飛速發展,形成了一個涵蓋預科教育、專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的,較為完整的中國特色民族高等教育體系。探索出了民族班、民族預科教育制度、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骨干計劃等系列適合我國國情的民族高等教育發展策略與路徑。民族高等院校也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所,發展到了當前近20所,取得了跨越式發展。
貴州民族大學黨委書記褚光榮表示,一個世紀以來,我國民族高等教育事業歷經“何謂民族高等教育”和“何以民族高等教育”的實踐探索。要辦好民族高等教育,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踐行“質量優先”和“深化特色”的發展理念及發展路徑,努力將西部地區高等教育推入“質量優先”的發展新階段。
來自中央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大連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青海民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四川民族學院、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延邊大學、吉首大學等高校的書記校長也圍繞主題展開交流分享,探討發展路徑。與會嘉賓認為,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民族高校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准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更好服務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原司長田聯剛,貴州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鳳友,貴州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石鬆江,貴州省政協民族與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張學立等領導專家共同參與了本次研討會。
![]() |
研討會現場。民大宣傳部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