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縣浞水鎮:融入成渝經濟圈浞水做足了准備

2021年05月17日18:1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2018年6月24日,浞水鎮集鎮鳥瞰圖 。田東攝
2018年6月24日,浞水鎮集鎮鳥瞰圖 。田東攝

“我們必須將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優勢發揮到極致,勢必在‘十四五’末,躋身於‘西部五十強’鄉鎮之列,快速融入成渝經濟圈,......”務川自治縣浞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甘永新如是說。

是什麼讓這個國土面積224.27平方公裡、人口不足5萬人的鄉鎮有如此雄心壯志,敢於提出這樣的目標?

據了解,浞水位於貴州省和重慶市結合部,地處黔中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圈的交匯區,境內山環水繞,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大,礦產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務川連接重慶的橋頭堡壘,素有務川北大門之稱。

近年來,該鎮在脫貧攻堅大決戰中,依托資源稟賦,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堅持高位謀劃,精准施策,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產業結構優化調整,鄉村環境治理有效,群眾收入逐年增加,經濟社會蓬勃發展。

“這裡的生態環境很好,種出來的蔬菜品質高,很受重慶市民歡迎。”浞水鎮鹿池村冷涼蔬菜基地負責人曾繼強說,依托重慶市場,重慶人喜歡吃什麼,我們就種什麼,根本不愁銷路。

鹿池村冷涼蔬菜基地是2017年鎮政府引進重慶市武隆縣客商,以“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發展高山反季節蔬菜。

全鎮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引進產業技術,探索林下經濟,以生態立體農業、現代畜牧業為主攻方向,採取“長+短”“慢+快”套種模式,構建起花椒28000畝、冷涼蔬菜800余畝、精品水果300畝、水產養殖1350余畝、土雞2.5萬余隻、中藥材吳茱萸1300畝等“1+8+N”產業格局。

積極探索“供產銷”直通車,“線上線下”雙向驅動,實現農戶與大市場無縫對接,破解銷售難題,持續推動特色生態產業發展。

依托務正道煤電鋁一體化循環經濟項目礦源供應區優勢,結合縣委“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文旅產業化”“四化”戰略,堅定不移走好工業強鎮之路。加快推進返鄉創業園暨黔北物流園、汽車綜合服務中心、大竹園礦山、瓦廠坪礦山等重點工業園區建設,加大產業鏈招商育商,促進工業企業集聚發展。

依托新型特色小城鎮建設,結合從北宋年間流傳下來的“中秋長席宴”,民間流傳已久的“花燈”“高台舞獅”等民俗文化,古鹽道等特色資源,深入發掘打造,形成特色旅游產業,吸引四川、重慶客人前來旅游、休閑、體驗、消費,構建邊貿特色集鎮。

積極爭取政策,盡快打通務川至彭水高速建設,破解交通瓶頸。持續加大水、電、路、網、訊等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力度,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全面啟動集鎮風貌改造和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美化靚化人居環境等惠民工程,逐步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目標。

持續推進與毗鄰地區在教育、醫療、環保、城鄉建設、民生保障等領域發展的交流合作,引進先進技術、資金和人才,逐步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接下來,全鎮上下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始終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圍繞”四新”抓“四化”,奮力做強工業、優化農業、做精集鎮、做優旅游業,全力以赴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奮力打造‘美麗邊貿·幸福浞水’而努力奮斗。”甘永新堅定地說。(文/王雄偉  圖/務川融媒供)

(責編:唐杰(實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