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白雲區各學校開展多形式黨史學習教育

2021年05月13日10:10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學黨史、唱紅歌、徒步紅軍路、親手做緬花、重溫入黨誓詞……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引導青少年從小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近期,貴陽市白雲區各校陸續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民語唱紅歌 ,民樂煥黨史

“今年建黨100年,各族人民笑開顏,各族人民聽黨話,幸福生活萬萬年。”……近日,白雲區第十一幼兒園開展了一場特殊的晨會,園內20名布依族小朋友代表在老師的帶領下唱起了用布依族語言編排的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自黨史教育開展以來,白雲區第十一幼兒園結合園內民族文化課程,將布依文化特色融入黨史教育。幼兒教師王子芬結合布依族山歌以諺語、格言為主要表現方式的特點,為孩子們編排了紅歌,孩子們用歌唱的方式表達了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的熱情。“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們幼兒園也開展了一系列的童心向黨的教育。通過開展升國旗、唱國歌,在國旗下講述革命英雄烈士—小蘿卜頭的故事,唱支山歌給黨聽、邀請退伍軍人、省級勞動模給孩子們講黨史、唱紅歌等形式,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該園負責人梁穎介紹說。在都拉小學,身著布依族盛裝的孩子們也以唱紅歌的方式,唱出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在都溪小學,22名苗族小學生代表用蘆笙演奏起了《東方紅》。“蘆笙是苗族傳統的簧管樂器,蘆笙在苗族同胞心裡意義重大,家家戶戶基本離不開它,表演者會將詞、曲、舞三者融為一體,能展現出苗族歷史文化藝術的原始性、古朴性。”都溪小學蘆笙隊指導教師張婷說。“我從三年級開始吹蘆笙,蘆笙是我們苗族文化的象征,吹奏《東方紅》是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表達了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都溪小學五年級一班楊思圓談起了自己的體會。

踏上紅色之旅,賡續紅色基因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白雲區扁山小學、第七中學、興農學校則將黨史學習教育課堂搬進了紅色教育基地,讓黨史學習更走心。在息烽集中營,扁山小學的孩子們為革命先烈獻上了親手制作的白緬花。在參觀完“息烽集中營”后,內心激動的孩子們在教官和輔導員的帶領下在廣場上唱起了革命歌曲,緬懷對無數革命先烈的崇敬。在遵義會議遺址,白雲七中初一年級555名學生開展主題為“學黨史·傳承長征精神·獻禮建黨百年” 研學活動。通過覽圖片資料、觀看視頻、參觀陳列館、會議室等形式,重溫了中國革命發展的艱難歷程。在中國工農紅軍南渡烏江紀念碑教育基地,白雲區興農學校的30余名黨員向革命先烈敬獻了花籃,黨員們在鮮艷的黨旗下共同回顧黨史、重溫入黨誓詞,學習工農紅軍當年南渡烏江的光輝歷史。在烏江碼頭。大家且行且歌,鏗鏘的紅歌聲穿過小徑的篁竹、掠過陡峭的崖壁飄向烏江……

課堂內外學黨史,潤物細無聲

在都拉小學,六一班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學百年黨史——活動分享”為主題的班會,從《嘉興南湖紅船》圖片開始導入,學習了什麼是“紅船精神”。“作為紅軍在長征期間轉戰時間最長、發生重大事件最多的貴州,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長征中,黨中央在貴州召開了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遵義會議、苟壩會議等重要會議,進行了強渡烏江、激戰婁山關、四渡赤水等著名戰役……”在白雲八中,八四班的主題班會則以貴州革命重大歷史事件為線索,從“建黨初期”講到中國成立后的“建設時期”,最后立足當下引導同學們向革命先烈學習。主題班會后,各民族小學生圍坐在一起熱議起了讓自己映像深刻的歷史事件。在上水村,放學后的中學生馮瑩瑩在自家的農家小院的杏樹下給鄉親父老鄉親講起了雷鋒的故事……

童心向黨,激發愛國情懷

為讓黨史教育展現出更加可親、可近、可愛的樣貌。白雲十小一分校組織少先隊員觀看《閃閃的紅星》《雞毛信》《小英雄雨來》《地道戰》《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百團大戰》《開國大典》《建黨偉業》等革命愛國題材影片。在白雲區第九幼兒園,白雲供電局第三黨支部的黨員代表給小朋友們帶來革命故事——英雄黃繼光。當講到黃繼光奮不顧身用自己的胸膛去擋住敵人的槍口時,聽故事的小朋友們突然安靜了下來……白雲區第三中學開展了以“慶祝建黨100周年——黨旗下成長”第十三屆師生藝術節文藝匯演活動。詩朗誦《載著使命前行》、課本劇《是否反抗》、師生合唱《我愛你中國》等22個節目再現中國共產黨奮斗的光輝歷程,生動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偉大轉折。

自黨史教育開展以來,站在建黨百年的重要歷史節點,白雲區教育系統積極開展多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用“黨史+”的方式點燃少年兒童和教職工的黨史學習的熱情。全區178所學校結合自身實際,分別開展了國旗下的講話、主題班隊會、唱紅歌、學紅曲等黨史學習教育。讓黨史知識真正“動”起來、“活”起來,成為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身邊的歷史”,讓黨史教育展現出更加可親、可近、可愛的樣貌。(郭芮羽、曾楊) 

(責編:顧蘭雲、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