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三級跳”貴陽憑的是什麼?

2021年04月19日09:10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樊俊卿】2020年,貴陽市全年GDP總量4311.65億元,五年跨越2個千億級台階,GDP增速5.0%,高於全國2.7個百分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萬美元。在省會城市中,其GDP增速位居全國第四,經濟增速年均增長9%。同年,貴陽市規模上大數據企業11家,大數據產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3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上雲”比例超過85%,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指數達到51.1。

我們不禁發問,為何貴陽市能在全球經濟形勢艱難的2020年完成如此亮眼的經濟成績?

大數據“落地生根”

2020年,貴陽市建成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首個地方數據共享交換平台、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市還成為首個國家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示范試點城市,國家技術標准創新基地(貴州大數據)通過驗收。貴陽市大數據產業發展實現從“風生水起”到“落地生根”再到“集聚成勢”的精彩“三級跳”。

作為貴陽市醒目的一張名片,大數據產業創新在全國都處於領先領跑地位。2020年,貴陽市政務系統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務外網全聯通,貴陽市推進“一網通辦”,市級政務服務事項100%可在網上辦理,政府數據開放水平連續四年位居全國前列。

貴陽市政務服務大數據運用平台於2019年9月30日上線試運行,初步形成“六個一”政務服務模式,推動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政務服務平台融合發展。目前,市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區縣級達97.6%﹔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承諾辦理時限壓縮率達68%,區縣級達58.7%。

如今,貴陽市居民可通過“一網通辦”完成包括自然資源、市場監管、公積金、醫療保險、不動產登記、公積金、車駕管、出入境等政務服務,實現“無差別”綜合受理,居民政務申請處理效率大幅度提升,達到“一次辦成”水平。2020年,貴陽市居民申請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實現5個工作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成為貴陽市政務服務新形象。

在審批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貴陽市抓住大數據發展機遇,強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成為促進大數據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的典型代表。“政務服務不打烊、網上辦事不停歇”成為貴陽運用大數據提升政務服務效率的生動實踐。

中國數谷“開新局”

大數據是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技術、新模式發展的產物,它具有數據量大、類型復雜、內容變化快的特征,蘊含廣泛的應用價值和巨大的市場機會,將改變新一輪產業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

2020年,貴陽市深入實施“百企引領”行動,以大數據處理為核心,推動人工智能、5G、物聯網、雲計算、信息安全、區塊鏈等六大新領域技術發展,加快“數字貴州”建設。當前貴陽市規模以上大數據企業117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為103億元、202.9億元,電信業務總量達到873.14億元,大數據產業融合程度不斷深化。

此外,貴陽市還將開展“千企面對面”科技服務行動,實施規上企業研發機構扶持計劃,深化“產學研用”融合,新建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台3個以上,新認定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10個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00個以上。

2021年3月,貴州省科學技術廳公示“貴州省2021年第一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其中僅貴陽市便有49家科技型企業入選該名單,側面印証了貴陽市在科技型企業助推發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雲上北斗(貴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名單中的一家科技型企業。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09月,隸屬於雲上北斗集團,由雲上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國有獨資),雲上北斗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博圖縱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股份制公司。

該企業在完成“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貴州省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的基礎上,落實《貴州省“十三五”信息基礎設施專項規劃》中北斗服務與應用工程,組織實施建設北斗導航定位數據為主的空間大數據區域中心,建設北斗地基增強系統,逐步提供米級、分米級、厘米級和后處理毫米級的高精度位置服務。

同時,該公司還將推進北斗服務行業應用和產業發展,探索“北斗+”位置服務應用及數據挖掘合作共贏機制,積極推進“北斗+無線網絡”的泛在定位服務試點,制定並逐步完善北斗公共位置數據交換標准,形成貴州省衛星導航全產業鏈和全領域的應用及服務,助力貴陽市大數據戰略持續向前發展。

推動數字經濟升級突破

在貴陽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貴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陳晏表示,貴陽市將以更大力度推動數字經濟升級突破,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同時將以以更大力度推進貴陽貴安融合發展,提高輻射帶動能力。

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貴陽市持續推進“萬企融合”行動,加快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應用創新中心等項目建設,建立“一企一策”線上服務平台,為工業企業等轉型升級提供“一對一”精准指導和服務保障。

貴州雅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大數據+智能制造”,每小時產品產量提升58%、優品率提升33%、場地使用面積節約46%、產線人員配置(每班組)減少68%。“中國十大富硒之鄉”開陽縣圍繞資源優勢,將大數據、物聯網、電商直播等全面融入富硒農產品產、銷、品牌推廣工作,2020年全縣富硒產業總產值計達到8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30%。短短兩個案例,足以說明貴陽市實體經濟如何借助大數據產業支撐脫胎換骨、再鑄輝煌。

數年來,乘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東風,貴陽市持續推動規模以上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雙提升”,引導一批規模以上企業通過提高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向高新技術企業轉型,鼓勵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通過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向規模以上企業升級。

此外,貴陽市還將以更大力度推進貴陽貴安融合發展,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在做大城市體量、提升城市品質的同時,推進新型城鎮化實現新突破。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大力推動貴陽貴安產業發展互補互促,推進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打造西部綠色金融中心。

據悉,貴陽市將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聚焦建設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中國人民銀行、騰訊七星數據中心(二期)等建設,大力發展智能終端制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申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國家樞紐節點,加快建設貴安蘇州工業園、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園等項目,確保恆力(貴陽)產業園(一期)投產,推動貴陽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工業項目標准地改革試點,加快推進區(市)和國家級開放平台與貴安新區合作建園,提升貴安新區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供給水平。

如今,貴陽市大數據產業已經形成示范性規模,阿裡巴巴、騰訊、京東、富士康、蘋果、英特爾、惠普、甲骨文、SAP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落戶貴陽,推動貴陽向智慧城市加速邁進,為祖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交上一份亮眼的答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貴陽市將實抓就業創業工程、教育提質工程、醫療健康工程、鄉村振興工程、生態建設工程、人居環境工程、交通暢通工程、城市文明工程、城市安全工程、便民服務工程等十件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面對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政策利好,貴陽市發展腳步愈發鏗鏘有力,在勾勒中國區域發展的畫卷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十四五”的帷幕拉開,更廣闊的征程已經開啟,貴陽市將乘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東風,為奮力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更具帶動力的火車頭、西南地區更具影響力的重要增長極而不懈努力。

(責編:吳鋒、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