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茶採摘結束,貞豐縣龍場鎮對門山村茶園管理進入關鍵期,連日來,該村積極引導茶農搶抓農時,對茶園進行春季管護工作,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群眾穩定增收。
在對門山村茶園裡,茶農們正忙著為茶樹修枝、鋤草、施肥和進行病虫害防治。茶農韋安龍告訴記者,家裡種植的茶葉今年收成好,收入了7萬元左右,他對茶產業發展信心十足。
茶園一角。
“我家自己種了十多畝茶葉,比栽玉米、栽花生收入高很多,每畝可以達到六至七千元,現在在剪枝,剪枝后就施肥、除草,為了下一年的收成(更好)。”龍場鎮對門山村茶葉種植戶韋安龍說。
為解決老百姓技術不專、銷售不暢等難題,對門山村邀請了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研究院、貴州大學大數據信息工程學院專家共商茶產業發展,開展技術指導,搭建電商平台,拓寬銷售渠道,同時,省茶葉專班和貴州大學茶學院專家多次深入茶園,指導茶農種植管護、採摘加工等技術,推動門山村茶產業標准化、規模化、市場化發展。
正在進行茶園管護工作。
“我們邀請了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研究院、貴州大學大數據信息工程學院的相關專家領導到村裡面共同商議謀劃,請他們為我們開放網上銷售平台以及后期的品牌運營等,為助力鄉村振興,把大數據、大生態和鄉村振興三大戰略有機融合。”貴州大學派駐龍場鎮對門山村第一書記陳勇說。
目前,對門山村種植茶葉3500多畝,涉及群眾600多戶。今年採摘春茶約1600噸,預計實現產值300萬元以上。
“對門山村現在已經建有3500畝以上的高效生態有機茶葉,產生了比較好的效益,今年初步估算產值就是300萬以上。”陳勇對未來充滿信心。(文/圖 梁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