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強:甩掉貧困帽 過上“牛”日子

2021年04月09日14:38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據瓮安縣人民政府網消息: 近日,筆者跟隨著玉山鎮中火村駐村工作隊員的腳步,敲響了村民周雲強家的大門。周雲強母親連忙熱情邀請著大家進屋坐,並去牛圈裡叫來了正在喂牛的周雲強,大家圍繞著屋裡爐火有說有笑地聊著。

“今天主要過來就是看看你們家的牛,養得咋樣了,有哪樣需要幫忙的盡管說哈。”玉山鎮中火村駐村第一書記猶昌春問道。

“剛賣了一頭牛,現在還剩15頭,喂得都還不錯。我下一步都還想要准備發展更好一點,擴大點規模,多喂幾頭。養牛效益是真的不錯,也是多虧你們這些扶貧干部的幫助,培訓技術,又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牛圈設施的問題。”周雲強笑著說。

周雲強家因過去缺乏技術,隻能種植經濟效益低下的傳統農作物。2014年,周雲強一家被納入了低保戶和建檔立卡戶,當年領取低保金2360元,相當於他家以前一年的人均收入。盡管這筆資金能讓一家人的生活好一些,但周雲強卻不甘心,自己正值壯年,身體健康,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然而眼前的種種困難就像橫亙身前的一座大山,首當其沖的頭號困難就是村裡的路。

2017年,瓮安縣委縣政府一聲令下,近3000名干部響應號召背起行囊下沉到村、進村入戶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進駐中火村下角旁組的縣自然資源局扶貧干部帶著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廣泛聽取意見,將當地群眾的困難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更落實到了行動上。

通過項目的實施,中火村基礎設施建設有了明顯的改善,溝渠和路網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和延伸,使老百姓生產生活得到了更進一步改善。平整堅實的通組路修到了各家各戶門口,周雲強總發愁的農田灌溉問題也因為溝渠的修建得到了解決,家家院裡都有水龍頭,擰開就有干淨的自來水。

看著國家政策這麼好,村子面貌日新月異,自家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周雲強下定決心要發展點產業,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參加了養殖技術培訓班學習養牛技術,解決了一直以來沒技術的老大難問題,后期修建牛棚還享受到了先建后補項目資金近5000元。

就這樣,周雲強的牛棚從無到有、養殖牛的數量也從1頭擴大到了現在的大大小小共15頭。2019年,他又購入釀酒設備,開辦起了白酒加工坊,不僅增加了收入來源,廢棄的酒糟還可以用來喂牛,進一步壓縮了養殖成本。

如今,他家年人均收入達到了2萬元,一舉甩掉了貧困的帽子。現在,有了扶貧政策的支撐,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周雲強對實現自己的致富夢充滿信心。

不僅如此,周雲強還大力幫助附近有意向養牛的村民,教授他們養殖技術,帶動了周邊農戶共養殖了150余頭牛,實現共同致富。

“能發展到今天,一方面是國家政策好;另一方面是努力也很重要。現在還想把牛棚擴寬一點,還想再多養幾頭牛,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爭取帶動更多的人都發家致富。”想到今后的日子,周雲強充滿希望。

“中火村將繼續以縣委提出的‘一主五特’特色產業為主,以農業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引進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經營管理,大力發展種養殖業,以產業振興撬動鄉村振興。同時大力幫助在外返鄉人員返鄉創業,盡最大努力留住他們,留住優秀人才,以人才振興助推鄉村振興。”中火村村委會副主任王雪飛說。(瓮安縣人民政府網)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