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清晨,隨著一聲鳴鑼,普安縣江西坡萬畝茶山上,上百名採茶高手入場,一捏一提間,一顆顆鮮嫩飽滿的茶芽滑進茶簍。當天舉行的“貴州綠茶”第一採活動的啟動,標志著貴州正式進入2021年春茶採摘季。
緊隨普安的節奏,水城、平塘、黎平、晴隆等地茶園紛紛開園。3月15日左右,貴州茶園迎來大面積開採,全面進入春茶生產旺季。
根據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對全省20家茶企及茶葉主產縣主管部門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元旦以來,全省天氣狀況良好,盡管局地出現過短暫的凝凍極端天氣,但由於省茶葉專班以及各級茶葉主管部門對冬季管控工作的布防到位,未對茶園造成破壞性影響,為今年春茶開採打下了堅實基礎。
除普安、水城等地的特早茶葉品種在今年1月就開始少量開採外,全省大部分茶區首次春茶開採集中在2月中下旬,普遍比2020年提早5至7天。
據了解,目前我省普遍栽種的茶葉品種有福鼎大白、龍井43、烏牛早、黔茶1號、黔湄601等。今年全省首採茶園面積比2020年平均提高20%左右,金沙縣比去年增加3000畝,增幅高達60%。
隨著首採面積的增加,以及近年來我省大力推廣雙手採茶,茶園管護水平大幅提升的帶動作用,今年大部分產區首採量相比往年普遍呈現10%-20%的增長幅度。
隨著氣候逐步回暖,3月上旬,全省大部分茶區進入集中開採期,畢節、六盤水等海拔較高的區域則於3月下旬開採,與往年相比,開採時間均略有提前。總體來看,我省春茶在3月15日前進入集中上市期,比往年提前5至10天。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節后人員外流的規模相比往年有所減少,暫時緩解了企業春茶初採時的用工壓力,今年用工成本與去年相比基本持平,有些地方略有上升,在5%左右。在各大茶區,薪酬模式主要採取按日結算。省內中、北部地區略高,每人每天約為100-180元﹔南部、西部、東南部區域每人每天約為80至120元。調查反饋,鮮葉收購均價比去年有所增長,大約增長5至10元/公斤。全省一芽一葉每公斤80至110元,一芽二葉每公斤40至60元,一芽三葉每公斤25至35元。每公斤成品茶的價格因區域公用品牌市場價值和生產加工工藝的不同而有明顯差別,分別從550元到3000元不等,總體漲幅在5%至10%左右。
由於冬季茶園管護到位和國內防疫政策的全力保障,隨著2月下旬全省茶產業發展大會的成功召開以及3月1日《貴州省茶產業發展條例》的正式施行,通過提高茶葉加工工藝和茶葉機械化加工水平,實現全產業鏈提質增效已逐漸成為行業共識。受訪茶葉主管部門及生產企業均對2021年的春茶產銷持樂觀態度,預計今春茶青下樹率將比去年增長20%以上。
預計清明前,全省綠茶產量將進一步提升,增幅預計在30%以上,並通過省內外各個目標市場的茶城、商場、購物中心以及自去年底就在全國范圍內籌建的100家“貴州綠茶”品牌店進入全國銷售渠道實現大流通。
茶青交易紅火
茶農摘到今年“首桶金”
1月14日,“貴州綠茶”2021第一採在普安縣茶神谷開採以來,普安的早春茶就陸續大量上市,來自山東、浙江、四川、福建、上海等地的茶商聞訊而動,紛紛趕到普安“搶”茶。特別是1月底以來,茶青產量大幅攀升,茶青的價格也一天一個樣。普安縣茶葉協會名譽會長張寧介紹,烏牛早茶青價往年每公斤價格在140至160元之間,今年普遍漲了20元,干茶出廠價比往年上漲了30%以上。目前普安每天千余茶農上山採茶,數十家大大小小的茶葉加工廠正加班加點生產滿足市場需求。
在獨山縣百泉鎮裡臘工業園區,貴州獨山雲山白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正搶抓時間加工明前茶。公司基地每天採摘1000公斤左右茶青,加工干茶250公斤左右,主要銷往上海、北京、浙江、江蘇等地區。“我家種有13畝茶葉。今年的採摘期比去年提前了半個月,產量也翻了一番,算下來估計收入達7萬多元吧!”影山鎮翁台村茶葉種植戶劉玉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鳳岡縣浪竹有機茶業有限公司今年增加了31台扁形茶制茶機,200套攤涼設備,1200平方米的保鮮庫房也已投用。董事長陳其波介紹,目前公司收購茶青價格為每公斤140元至180元之間,當地採茶工人每人每天收入在100元至350元之間,公司生產的不同檔次的茶葉正以每公斤1200元至2400元的價格,銷往貴陽、北京、上海等地區。
新茶價格上漲
貴州茶機遇與挑戰並存
走進貴州最大的茶葉專營市場太升茶葉市場,買散茶的消費者明顯增多,來自順風、圓通、郵政的快遞小哥出沒於各家門店,將一箱箱包裝好的茶葉帶走。貴州紅楓山韻茶葉有限公司在清鎮紅楓湖鎮畔的1380畝茶葉基地2月25日開採,專賣店第二天便開始供貨,隨著產量增加,銷售額突飛猛進。
“今年春茶開市早,品質較高,較去年同期相比,價格和市場需求量都有所增加,其中價格上漲約25%。”太升茶茶葉市場總經理蒲馮春說,清明前后將迎來銷售高峰期。
在北京市馬連道茶葉批發市場,北京多彩黔茶產業促進中心主任田仁兵每天協調收購貴州各地的春茶,忙得不可開交。田仁兵介紹,在北京多彩黔茶產業促進中心協調下,馬連道的貴州新茶一上市,一批茶基本上2到3天銷售一空,經營貴州茶的門店銷售額都比去年有所提升。目前價格在700元每公斤(福雲6號)的毛峰和1300元每公斤(福鼎大白)的都勻毛尖銷售量很大,在市場很受歡迎。高香型茶葉很受北方市場歡迎,優質翠芽在北京很緊俏,價格達到4000元每公斤。
此外,正安白茶,奶白茶,余慶小葉苦丁,貴州黃金芽在北京都有很好的市場,價格可觀。
田仁兵表示,今年“貴州綠茶”上市早,宣傳密集,北京很多經銷商,茶店,茶樓對貴州茶的關注度比往年高,去貴州茶山訂貨的很多。希望貴州抓住春茶上市機遇,更好地宣傳貴州茶,支持貴州茶營銷實體店在目標市場落地。
山東貴州商會秘書長顧世橋從2015年以來一直留守山東開拓當地茶葉市場。顧世橋告訴記者,貴州早春茶在山東市場的優勢並不明顯。尤其是今年早春茶價格上漲幅度達到35%,給經銷商帶來不少壓力。他經營的華之貴茶葉有限公司,已經入庫1萬公斤優質綠茶,銷售量不到30%。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價格優勢。山東歷來是全國各綠茶大省爭奪市場份額的焦點,與四川、湖北、廣西的競爭尤為激烈。以毛峰為例,去年同期貴州毛峰批發價格在160元每公斤,今年達到200元,而這時川茶的批發價已低至100元。
顧世橋告訴記者,山東市場零售價每公斤120元到400元的茶葉最受歡迎。因為貴州茶葉品質出眾,在山東市場已經有了一批經銷商和鐵粉,隨著貴州春茶的大量上市,在價格上具備競爭優勢,銷售量很快便會起來!
做好春茶產銷
開出四劑妙方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春茶是全年茶葉生產的重中之重。各茶區要搶抓春茶集中上市關鍵時期,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核心,以質量安全為重點,以標准為抓手,一手抓生產、一手抓銷售,增加茶葉產量,提高農民收入。農業農村廳專家圍繞茶青下樹、質量管控、產品結構、市場營銷,為2021年貴州春茶產銷開出良方。
一、普及雙手採茶,提高春茶資源利用率。
雙手採茶是提高手工採茶效率的好方法,與單手採相比,效率可提高40%至60%以上﹔茶葉採摘頻次高、下樹快,以採代防,有利於減少病虫害發生。各地茶葉主管部門和茶企要帶頭推廣,要及時採、分批採、標准採,大力普及。要制定系統培訓計劃,組織技術人員到茶園地頭分批次進行指導培訓,要把雙手採茶變成茶山上的自覺行動。要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通過微信、抖音等平台,線上培訓、線上指導、線上答疑,提高培訓效率。
二、嚴控質量安全,做亮貴州干淨茶名片。
干淨茶是貴州茶產業的名片和核心競爭力,各地要嚴格質量安全管理,嚴守質量安全底線。嚴禁使用塑料盆、塑料袋等塑料制品盛放茶青﹔茶葉生產車間應按照食品生產車間要求,確保茶青在制品全程不落地,嚴禁不戴工作帽、不穿工作服、不換鞋進入﹔嚴格使用食品級材料盛放茶葉制品,嚴禁加工過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劑。茶山要嚴格衛生管理,嚴控非生產性車輛進入,嚴禁焚燒垃圾、燒烤、燃放煙花爆竹等污染環境行為。春茶生產結束以后要做好茶樹修剪、施肥等工作,開展茶園病虫害綠色防控,嚴禁使用除草劑、茶園禁(限)用農藥。
三、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
在產品結構上,力爭杜絕獨芽茶,全力做好一芽一葉、二葉等高性價比的產品,不斷豐富產品結構。在機械化生產方面,要把控好關鍵環節與加工的主要技術參數,全省各地普遍存在加工車間內攤青槽空間不足導致攤青過厚水分散失不夠,殺青不足存在青草氣等問題。各地要加大具有商品標識的預包裝產品、企業商標、地理標志產品的使用力度,特別是“貴州綠茶”和主要區域公用品牌授權企業使用,不斷提高貴州茶作為品牌茶銷售的比重,提升產品附加值。
四、做好產銷對接,促進貴州茶走出去。
各地要組織企業聚焦目標市場,“走出去”和“請進來”並重,嫁接渠道和自建渠道相結合,精心謀劃、精准營銷。“走出去”,組織企業參加目標市場的各類茶博會、農博會,舉辦各類產銷對接活動﹔“請進來”,各地要邀請省外的經銷商參加貴州茶博會主會場、分會場以及其他茶事活動。大力推廣“貴州沖泡”方式,通過“貴州沖泡”更好展示出貴州茶香氣、滋味的優勢,進一步宣傳推介好貴州茶。企業要堅持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在清明、五一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開展現場品茗活動、線上直播帶貨、短視頻、網紅分享等多種方式,促進茶葉銷售。各地及茶葉企業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謹防倒春寒、冰雹、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做好預防工作,及時搶採早春茶。(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樊園芳 徐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