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花茂村:黨史教育引領產業升級群眾增收

2021年04月01日15:37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黨的十九大代表、花茂村第一書記潘克剛上黨課。陳從忠提供
黨的十九大代表、花茂村第一書記潘克剛上黨課。陳從忠提供

陽春三月,在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大生旺合作社的稻田裡,青蛙的叫聲連綿起伏,響成一片。這是合作社開設的稻+蛙基地,基地負責人朱大生說,這是青蛙發情期,它大聲叫喚是在求偶配種。

該稻+蛙基地共流轉土地660余畝,引進美國黑斑虎紋蛙與水稻共生種養植,每畝養殖4000斤青蛙,每斤市場價20元,年可獲純利3萬元。花茂村總支書記彭龍芬說,養殖基地解決了農民增收的大問題,有40多個農民務工,月收入超4000元。

彭龍芬感慨,花茂曾經是“荒茅田”,如今“花繁葉茂”。花茂村發展越來越好了,荷包鼓起來,大家的精氣神也更足了。

花茂到處呈現春耕生產的忙碌景象。在遵義綠動九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裡,從山東引進的西紅柿苗正在拔節生長,蓮花白長勢正旺。理事長何萬明說,和往年比較,蔬菜種植面積略有縮小,但因為採用新的管理模式,效益會比往年提升。

何萬明所稱“新模式”,他自定義為“反租倒包”升級版,通過績效激發管理效率,實現人工成本減少和產出提升,這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走在花茂村鄉間小道上,鄉村風光迎面鋪開,油菜花、櫻花花開艷麗,貧窮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困擾村去“兩委”發展難題是發展傳統農業帶來的管理粗放、結構單一、農戶抗風險能力弱等仍未解決。

彭龍芬作為一名村干部登上3月25日《人民日報》。她坦言,在這地方工作,既感到榮幸,又倍感責任重大。如何把黨史教育作為發展生產的助推劑,這是村支兩委思考的一個重要實踐課題。

花茂的發展牽動各級黨委的心。楓香鎮黨委書記何開鬆說,花茂是貴州的一面旗幟,楓香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鄉村振興,將其轉化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助推鄉村振興的每一件實事,推動花茂農旅融合發展。

上好黨史教育課,打牢為民服務基礎。黨的十九大代表、花茂村第一書記潘克剛在花茂村宣講,號召全體黨群眾要在建黨100周年之際,緊跟“主旋律”,找准“平衡點”,巧踩“節奏點”,推動花茂產業升級。

花茂紅色之家農家樂的老板王治強笑迎八方來客,非遺傳承人母先才正在給客人們展示制陶工藝。花茂村已經形成了鄉村旅游、田園文創等產業,村集體資產達到1140萬元,服務群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彭龍芬說,花茂村的黨史學習教育緊扣“為民辦實事”,在實現群眾增收致富的過程中,也不忙教育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陳從忠)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