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採用超臨界萃取技術研制的高端花生油比普通花生油更芳香濃郁,更適合涼拌食用,並且產品的生物活性更高、營養價值更豐富,不含有任何有機溶劑,包括重金屬還有黃金霉素等。”走進貴州精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驗室,技術員陽順航介紹,通過先進的低溫、高壓以及全密封生產技術,讓食用油品質遠遠高於國標標准。
上世紀60年代,貴州作為“三線”建設重點省份之一,一大批三線企業響應國家號召扎根遵義,為黔北積澱了雄厚的工業基礎。“十三五”時期,匯川區裝備制造業乘著科技創新東風,實現了遵義制造到遵義“創造”的華麗轉身,貴州精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貴州植物資源要向精深加工領域去拓展,超臨界萃取未來擔負的責任巨大,它對貴州植物精深加工、創造貴州的健康產品起著積極作用。”貴州精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寧剛說。該公司深入推進超臨界萃取食用油技術研發,參與起草油脂加工行業特級核桃油等多個產品標准。目前,企業正在申請關於元寶楓藥品研究專利。
作為貴州精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方,貴州航天烏江機電公司依托研發優勢,不斷完善超臨界萃取技術。如今該公司生產的超臨界萃取設備已經出口印度、突尼斯、保加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國內首家將這一技術工業化應用的企業。
據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萃取事業部副部長何遠俊介紹,“十三五”以來,該公司依托技術優勢,推進超臨界流體技術裝備國產化,填補了國內空白,現已設計開發了1L到5000L超臨界流體技術裝備系列產品。
“目前已在100多家科研院所及知名企業推廣應用,涉及新材料制備、中藥現代化、食品工業、保健品等領域。憑著深厚的技術創新實力,‘十三五’期間,公司超臨界萃取產業達到4億元,年均增長60%。”何遠俊說。
與航天烏江機電公司不同,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齒輪研制的企業。近段時間,在企業加工車間,6條自動化加工島正在加工汽車用精密齒輪。相比以前人工加工,如今通過機器人生產和在線檢測,生產效率至少提高了3倍以上。
“這是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訂單,總共量是1萬套。現在用上自動線后,20天就可以完工。”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劉興友說。“十三五”以來,公司不論是產品檢測方面,還是從傳統的手工檢測向自動化檢測轉型方面,實現了產品在線檢測,生產流程得到進一步優化。
在企業計量檢測室,多台高精度檢測設備正對剛生產的產品進行多項性能指標檢測。該企業技術部副部長周鵬亮告訴筆者,“‘十三五’以來,公司一直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發展的思路,每年投入科研經費1000萬元以上,引進先進的軟件和設備,產品研發數量逐年增加,研發實力得到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已累計申請專利244件,獲得授權178件。”
正是憑著行業一流的科技實力,公司先后持續參與國家載人航天、探月等重大工程,承擔傳動機構的配套研制任務。同時,連續兩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包括智能機器人專項——新型高可靠精密減速器、高性能小模數齒輪傳動設計制造關鍵技術。
“‘十三五’期間,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科研投入,每年堅持不低於5%的科研投入的強度,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從目前數據來看,這五年公司產出規模已實現翻番。”貴州群建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母庚禮表示,下一步將以創新推動發展,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繼續在新能源汽車傳動技術、機器人關節核心部件方面開展科技攻關,為國家空間工程建設作貢獻。(文/圖 胡作永 羅永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