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高榮華)三都自治縣中和鎮三洞社區馬尾繡協會黨支部書記、貴州省民族刺繡工藝大師、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韋應麗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和繡娘們一起繡一幅馬尾繡“百龍圖”,獻禮黨的百年華誕。
這幅繡品,圖案由100條龍組成,用56種顏色的絲線繡成,代表56個民族大團結,韋應麗說將組織10名繡娘100天繡成。
中和鎮幾乎所有的婦女都會繡馬尾繡,以前,水族群眾繡馬尾繡都是自己繡自己穿,賣不了錢。2011年7月,當地成立三洞社區馬尾繡協會,讓馬尾繡這門古老的手藝逐漸進入大眾視線,實現從自繡自用到自產自銷再到“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不僅銷往全國各地,還走上國際服裝界大舞台,馬尾繡成了當地群眾尤其是婦女增收的“指尖經濟”。2013年,成立三洞社區馬尾繡協會黨支部。如今,協會黨支部以基層黨建“支部+協會”工作載體為著力點,推進“黨建”帶“婦建”、“婦建”服務“黨建”雙驅動發展,協會的700多名繡娘成了家庭增收的主力軍。
韋應麗說,繡“百龍圖”獻禮黨的百年華誕,因為龍是中國圖騰,是正義化身,騰飛猛進,具有開拓進取、敢於斗爭的特性。“水族婦女現在在家繡馬尾繡也能有不錯的收入,生活越來越好,全靠黨的領導。我們要用雙手繡一幅‘百龍圖’,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