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寧縣江龍鎮:全力寫好“茶文章” 催生發展“新活力”

2021年03月03日14:16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鎮寧江龍茶葉基地。
鎮寧江龍茶葉基地。

“品茗選佳品,江龍團葉茶。”說起鎮寧縣江龍鎮,人們腦海裡最先浮現的便是口感清雅,品質優良,一直以來,鎮寧縣江龍鎮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氣候優勢,大力發展茶葉產業。2020年以來,鎮寧縣江龍鎮按照“黨建+產業”的總體布局,深入挖掘茶葉產業潛力,延伸茶產業鏈,完善利益聯結,壯大村集體經濟,開辟了一條以鎮域優勢產業促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發展新思路。

謀劃產業新路,開拓“茶潛力”

“一到春來採茶忙,綠葉子變金葉子......”春茶初上,鎮寧江龍浪風關白沙茶業有限公司就呈現出了一副繁忙喜人的景象,茶園裡,茶農們五指翻飛,把一顆顆鮮嫩的新芽就裝入竹簍,茶廠裡,新建好的加工廠房裡面設備嶄新全齊,工人們熱火朝天,加班加點制作明前茶。

“今年的天氣很好,茶園春茶產量預計會比去年增加2000斤,政府以項目資金入股的功能間和廠房均已建好並投入使用,預計能增加產值300萬,目前我們接到訂單3筆,總價值100萬元左右,預計能增長效益50%,為了搶摘明前春茶,今年會增加用工60人,貧困戶優先,每人每天100元,我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之路充滿希望!”鎮寧江龍浪風關白沙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穆發勇信心十足。

2020年,江龍鎮進一步加大產業投入,全力支持鎮域茶葉龍頭企業及合作社做優做強,投入88萬元修建茶山機耕道,完善基層設施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通過項目資金入股的方式扶持1家茶葉企業、2家農民合作社,共計入股446余萬元,用於擴大種植面積、新建加工廠房、引進先進設備、完善配套設施等,著力提升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大力發展精深加工,積極開發茶葉新產品,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打響“江龍團葉茶”品牌。

發揮黨建引領,凝聚“茶動力”

“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去年我們村擴大了茶葉種植面積,新建了廠房,引入了設備,白楊村的茶葉加工鏈已初具規模,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能增加10萬元左右。”白楊村支書趙啟富抹了抹額間的汗。

一個村子建設得好,關鍵要有一個好的黨支部,2020年以來,江龍鎮黨委立足黨建引領鄉村發展,將黨建工作與茶葉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相結合,全力提升隊伍建設水平,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調整4個村黨組織書記,選配5個“兵支書”,將18名政治強、有本事、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優秀黨員選進村“兩委”班子﹔鼓勵在外人員回鄉創業,推動人才由外出務工型向外出務工返鄉型轉變,目前已培養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22人,開展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培訓5次,完善茶產業發展的人才庫儲備。切實發揮“村社合一”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帶動和支撐作用,整合白楊村紅富種養殖、茅草村種養殖等14家茶產業合作社進一步轉型升級。

完善利益聯結,助力“茶致富”

“每年我家都能收到幾百塊錢茶葉項目的分紅,今年茶葉產量高,分紅肯定比去年多,這星期我摘完自家的茶葉,就去村裡的合作社幫忙,每天能掙錢150元,2021年致富穩當當!”茅草村村民王顯香說。

“先機重在‘育’,新局貴在‘開’”,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茶產業一直都是江龍的支柱型產業,做好的同時更要做強,如何讓廣大農民持續增收獲益是關鍵。”江龍鎮黨委書記鄭安說。江龍鎮黨委一手推動主導產業發展,一手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合作社與龍頭企業、村民之間的活力和優勢,為他們系上合作共享的紐帶。

2020年度江龍鎮發展的4個茶葉項目採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政府+企業+農戶”模式進行實施,科學制定入股分紅標准,創新統籌分紅資金使用模式,將分紅資金的70%用於貧困戶分紅,30%用於幫扶貧困戶發展生產、臨時性救助、教育扶助、村集體公益事業等,構建緊密多元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降低了脫貧戶返貧的風險。以上項目提供了230余個就業崗位,預計分紅31.62萬元,覆蓋800余名貧困戶。

下一步,江龍鎮將依托全鎮4.6萬余畝茶園優勢,持續發力,不斷創新產業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文/圖 何清韻 楊慶玲)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

移動端新媒體

  • 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貴州頻道微信公眾號
  • 貴州頻道手機版貴州頻道手機版
  • 貴州頻道新浪微博貴州頻道新浪微博
  • 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貴州頻道頭條號黔沿